“好,多謝陛下。”
趙雲客氣的道。
噓寒問暖了好一陣,洪南才起身離開。
言語中,不難看出對趙、黃二人的關心。
但洪南也知道,這兩人是不會輕易投靠的,所以,他也不輕易表露出自己的心思,全看天意了。
..................
這一日,洪南所率領的八萬人,拔營起行,朝鄴城而去。
走了沒多遠,便接到訊息,許攸竟真的來了,帶著十萬人,企圖阻擋晉軍前進的腳步。
“父皇,兒臣願率領一軍,擊敗許攸。”
“末將也願往。”
洪戰、高順,都非常的興奮,恨不得立刻就擊敗許攸的大軍。
他們手上有大量的槍支彈藥,有第二軍、第三軍,都是剛剛大勝、士氣如虹的精銳。與許攸那樣的軍隊交手,毫無壓力。
然而,洪南並沒有答應。
“都稍安勿躁,許攸敢誇下海口,定是有所準備,如果你們貿貿然前往,恐中了他的奸計。”
洪南拿出地圖看了會,說道:“先派出一個旅,作為先鋒,往鄴城方向挺進,如遇敵軍,立刻尋找有利的地勢駐守,構築堅固的防禦工事。”
“我其餘部隊,當與先鋒部隊相距二十里,緩步而行。每過山澗、峽谷時,必派出探馬偵查...。還有我們的先鋒部隊,至少也應該火力偵查,如果真的有伏兵,就決不可妄動,等主力部隊到後,再從長計議。”
“總之,我們要步步為營,寧可慢一點,也不能中了許攸的埋伏。”
洪戰翻了個白眼,說道:“父皇,您也太小心了。以我對曹軍的瞭解,以及我軍的實力,即使中伏,我們也能迅速反應過來,並將敵人殲滅,何必為了個許攸,浪費這麼多的時間和經歷呢。”
洪南道:“你還是經驗太少了。我們的軍隊,雖然實力強勁,但不堪近戰,一旦被敵人纏住,後果不堪設想。”
“你們兩個,都要注意這點,在路過曠野時,要注意敵人的騎兵,路過山澗時,注意他們的伏兵。決不可仗著士兵精銳,武器先進,就貿貿然進攻。這是兵家之大忌。”
“是。”
“兒臣謹遵教誨。”
兩人拱了拱手。
洪南收起地圖,道:“高順,由你第二軍安排下吧,派出一個旅,往鄴城而進。”
“是。”
“其餘部隊,都隨我緩步而行。並密切注意許攸大軍的動向。”
接下來,高順依照命令列事,派出了一支小部隊三個團),先行而進。
洪南及其餘部隊,隨後跟進。
往前走了六十多里。
那支由郝萌統帥的先鋒軍,路經大嶼山山谷時,停了下來。
郝萌生性多疑,一步一小心,這一路上,已經很多次命令大軍停下。這一次,他乾脆從戰馬上下來,再沒有前進的打算。
“師長,怎麼不走了?”第十旅的旅長也跟著下馬,上前問道。
郝萌舉著望遠鏡,檢視大嶼山,說道:“你的第十旅,為步兵旅,沒有重武器,也沒有騎兵,如果遭遇敵人重兵埋伏,你跑不掉,也打不過,你想過後果嗎?”
十旅旅長道:“我們有充足的子彈,我有信心與敵人一戰。”
“信心?連我都沒有信心,你哪來的信心?”
朝大嶼山深處看了看,郝萌道:“聽我的,先探查清楚了再走。”
“不知您打算如何探查,派士兵上山?”
“你怎麼那麼笨啊。”郝萌道:“講武堂開課時,你沒聽陛下說嗎,路過山谷時,以火力偵查!”
“速派出一個連,進入到山谷下方,一邊走,一邊往山上放槍,如果槍聲響後,驚飛山上的飛鳥,則說明山上沒有伏兵,而反之,則說明此山谷非常的危險。”
“是。”旅長似想了起來,面露恍然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