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農戶家裡,徐晃、楊鳳,將三份地圖拿了出來,聚精會神的研究。
這三份地圖,相當重要,一份是全勢力圖,概括所有勢力的分佈。
一份是冀州詳圖,每一座城池,都標註在上面。
還有一份,是五十支軍隊去向圖,軍隊到哪了,在哪宿營,都有專門的斥候稟報。
門外傳來腳步聲,一個老漢端著吃食走了進來:“兩位將軍,吃點東西吧。這是朝廷賑濟時,分發給小老兒的,還剩下很多。”
“老人家,過來一起吃吧。”老人放下東西邊走,徐晃忙叫住。
“不不不,你們吃你們的,我到外面吃。”
徐晃笑著道:“老人家不必客氣,我們是客人,哪有客人把主人往屋外趕的?要是讓陛下知道了,我們恐怕就得吃官司了。”
楊鳳也笑道:“是啊,坐下一起吃吧。”
“好吧。”
老人走過來坐下。
楊鳳問道:“老人家,你叫什麼名字啊?你的家人呢?”
老人道:“小老二姓許,村裡人都叫我許老漢,我的兩個兒子,都從軍去了,上個月傳來官府的通知,他們都...戰死了。”
徐晃安慰道:“老人家請節哀,你的兒子為國戰死,官府不會坐視不管,一定會給予豐厚的撫卹。”
“撫卹也沒什麼用了,他們都死了,我一個人有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許老漢嘆了口氣,但緊接著,他又毫不猶豫的道:“不過,他們為國戰死,是光榮的,我不後悔。”
“要是人人都不參軍,那天下豈不成曹操的了,苛捐雜稅,百姓再無活路。”
徐晃拱手道:“老人家深明大義,我徐晃佩服!”
“我哪是什麼深明大義啊,村裡的老百姓都是這麼想的。我只是撿著他們的話說。”
“如今官府將城池都丟了,冀州又成了別人的了,我們...。”
徐晃道:“老人家請放心,這冀州啊,我們總有一天會奪回來的!”
“好!我相信你們!”許老漢點頭道。
吃完了飯,許老漢將碗筷撤走。
徐晃擺出地圖,道:“楊將軍,我們現在就等於在夾縫中求生存,萬不可有絲毫大意,我建議,給各支隊的將領們,都下達一道死命令,如果遇上敵軍,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走,一切以儲存實力為上。若要攻堅,必須以四倍以上的兵力攻擊敵人,誰要是違反了這個原則,必定重罰!”
“總之啊,咱們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只殺他們的精銳!”
楊鳳道:“你這話,在分兵時不就說過了嗎?”
徐晃道:“可我擔心那些將領們,立功心切,會擅自行動,要是因為莽撞而破壞了我的計劃,那咱這冀州城,可就白丟了。”
楊鳳道:“好吧,末將一定把信送下去。”
研究了會地圖,徐晃定計道:“距離我們最近的,是三十三、四十三、四十七支隊,加上我們的兵馬,合計一萬兩千人,我準備於五日後,攻打常山郡。常山剛被敵人攻取,還沒什麼駐軍,我們的一萬兩千人,足以建功。周瑜等得知後,必定震驚,派兵前來鎮壓,到那時,我們就可見機行事,殲滅他們的援軍!”
楊鳳皺眉道:“敵人的援軍,至少也有數萬,要是我們打不過呢?”
徐晃道:“我剛說的,你怎麼又忘了?打不過就跑唄,有什麼大不了的。跑著跑著,與其他支隊會合,不就能打得過了?”
商量了一會,徐晃道:“就這麼決定了,你將我的意思,給幾個校尉、副將們解釋下,要做到上下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