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將領,也都各有封賞,連呂布都沒落下,封了個從四品,鎮北將軍。
除此外,還有文職官員,如立了大功的魏世林,調任兵部。
徐庶,任晉都大司馬,龐統任水軍大都督,賈詡任天下兵馬大將軍,仍領軍機處,鄰班軍機大臣。
將所有人封賞了一遍,洪南道:“除了這些,朕還想再封賞一些人。”
話音剛落,眾文臣都相互嘀咕了起來。還要封賞誰呢?想想所有人都應該得到封賞了,連一些軍中校尉都沒落下。
“史阿,你進來吧。”
洪南招了招手,史阿從金殿外走了進來:“參見皇上。”
“免禮。”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史阿身上。
洪南說道:“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劍師王越的大弟子,命叫史阿,也是我錦衣衛統領,在歷屆大戰中,他都立下了赫赫戰功,替我們傳遞情報,只是你們不知道而已。”
“原本,他只在暗中,但朕慎重考慮,不能再這樣下去,錦衣衛既已立功,就該受賞,不應該被無視。否則,天下還有什麼格局可言啊。”
對於錦衣衛,很多大臣都有所耳聞,但從未見過,連賈詡、陳宮,這等高官,也很少見到。
但眾人知道,晉國背地裡,確有這麼一個組織。
史阿拱手拜道:“皇上,屬下等,都是甘願為晉國盡忠,不求賞賜。”
洪南笑著道:“這些話就不必說了,你不求賞賜,但朕不能無視。”
“賈詡。”
“臣在。”賈詡出列。
洪南說道:“朕想另立一個部門,叫三法司。你覺得怎麼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三法司?陛下好主意,但臣不知,這跟錦衣衛有什麼關聯?”在漢朝前,就已經有三法司的說法,《商君書·定分》“天子置三法官,殿中置一法官,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後世“三法司“之稱即源於此。
漢代以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隸校尉三個司法機關的會議,稱三法司。重大案件皆由三個機關共同審理。
晉國雖沒有這等體制,但也可以建立,但跟錦衣衛,好像沒有多大聯絡。
洪南解釋道:“我說的三法司,非你所理解的那樣。”
“準確的說,三法司,是我晉國最高案件決策機構,設立監察院、錦衣衛、京都第一法院,三個部門。如遇重大案件,則交由三法司會審,審理結果為最終判決,不可上訴。”
說到這,洪南站起身,走下玉臺說道:“諸位,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啊。打江山只要民心所向,只要有實力,就可以開疆拓土,但守江山,不僅要防禦敵人,還得讓天下的百姓信服,要做到這一點,就得先立法!如果沒有法,百姓受了委屈,無處申冤,官員貪贓枉法,就算我們再有實力,也得被這些惡人拖垮。”
賈詡問道:“敢問皇上,三法司,具體應該做些什麼呢?”
“問的好。”
洪南道:“三法司,負責監察百官,確定天下官員都無貪汙、腐敗之跡象,一旦發現,立刻派人調查,如有真憑實據,立即逮捕,凡四品以上官員,全部由三法司會審。”
“準確的說,監察院,就是監察百官的。京都第一法院,是定罪立法的。錦衣衛,是負責逮捕、偵查、破案的。”
“這是爭對四品以上官員。如果百姓有冤屈,也可層層上告,先是在地方受審,如果百姓對官府的判決不服,可上告到郡守府,由郡守府再審、再判決。如果對判決結果還不服,再上告到刑部,由刑部判決定罪。刑部判決之後,基本就可以定罪了。但是,如果遇到重大案件,或者受罰之人身份高貴,亦或者有百姓的萬民書等等,替受罰之人求情,那就立即交由京都第一法院審理,再由三法司會審,審理結果為最終判決,受罰之人不得再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