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校場比武選才,進行了整整三天,參加比賽的人數越來越多,總計兩千多位;最終,挑選出了三十多個實力最強的,被童淵收入武英殿。
但是,這些人都沒有太強的實力,最厲害的也不如周倉、裴元紹。
在洪南看來,即使經過童淵調教,等畢業以後,最多也就是校尉之才。所以,對於這些人,他不是太關注。
洪南給了童淵建議,可以從典滿軍中挑選出兩三百人,加入武英殿,那種年齡小的最好,有提升的空間。
但童淵好面子,覺得去典滿軍中挑選,顯得就跟要飯的似的;所以,他又讓陳宮出了道公告,從晉陽城中召集,凡年齡在九歲到十二歲之間的,都到武英殿報名,由他挑選出最好的納入武英殿。
至於報名費嘛,也不用交,由武英殿全部承擔。
不到幾天功夫,童淵挑選出了三百人,加上之前挑選的那些,一共三百三十位。
至此,武英殿算正式開辦起來了...
為了給童淵助威,壯大武英殿的實力,洪南將徐晃、張繡、典韋、周倉、裴元紹等等高階將領,都在武英殿掛了名,透過比武之後,以武藝高低給其官爵。
比如典韋,他的實力就非常的強,除了童淵,無人能敵,便給了個武英殿一等勇士的稱號;而徐晃、張繡,則是二等勇士,周倉、裴元紹等,依次三等勇士。
這些將領,平時都不用去武英殿,只是將名字記在那,助助威而已。當然,如果閒暇了,也可以去那裡教學,或者收兩個徒弟玩玩。
而凡是在武英殿掛了名的,都能領到工資,如典韋是一等勇士,領到的工資就相當於正五品,跟童淵的一模一樣。
換句話說,就算他以後老了,退休了,也不用發愁,這份工資足以讓他過上好日子,渡過餘生。
這樣的好事,自然引起了軍中許多將領的關注,都爭著搶著去武英殿掛名,剛開始時,洪南還滿口答應,可隨著人越來越多,便覺事情有些不對...
軍中將領何止千百,若是都去掛名,那發工資時,豈不是很肉痛?
於是,他只能定下規矩,凡是能擊敗周倉、裴元紹的,就去武英殿掛名,如果不能,對不起了,請先回去練兩年再說。
武英殿的事情解決,隨之而來的,是文賢閣考試。
對於幷州來說,這也是一等一的大事,各地的官員、黃巾軍的前途,都全靠文賢閣的支撐,如果不能招攬到有才學之人,就不能管理好地方,就算黃巾軍實力再強,也守不住江山。
在公告發出去兩個月後,無數的寒門儒生來到晉陽,參加文賢閣第一屆考試大選。
公告上說了,人數暫定為三百,如果成績都好的話,也可增加錄取的人數。
凡是加入文賢閣的,都將接受高等教育,免費得獲得官府提供的衣食住行等,雖未入仕,但卻享受跟官員一樣的待遇,獲得相應的俸祿。
這條件,在幷州各地掀起比小的風潮,尤其是那些寒門儒生,他們整天待在家裡,食不果腹,每天除了看書以外,還要想想下一頓吃什麼。
一旦加入文賢閣,這些都不是問題了...
只要不是傻子,他就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加入文賢閣,不僅前途光明,還能解決眼下的困境。
這一日,來參加考核的人特別的多,將文賢閣外都圍的水洩不通。
動靜太大,將賈詡、陳宮、徐庶都驚動了,紛紛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