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對了,我讓你打探槍神童淵的下落,你可打探到了?”
孫若惜回道:“我正準備向主公彙報呢,童淵回常山了。”
“常山?他去冀州了?”
“是的。”
洪南苦笑道:“這個童淵,在搞什麼鬼,一會兒去上黨開鐵匠鋪,一會兒去常山,可真能跑。”
“誰說不是呢,我們的人好不容易才打聽到的。”
孫若惜叫苦道:“就為了摸清他的行蹤,我花了不少銀子打點呢。”
洪南表情變化,心裡打定主意,等忙完了晉陽諸事,就去一趟常山,不管怎麼說,也得把童淵請到晉陽來,這麼大一塊肥肉可不能丟在常山閒置著。
“秋菊,快把竹簡拿過來。”後院書房中,響起蔡琰的聲音。
洪南剛到這裡,便見蔡琰坐在案桌前,不斷寫著什麼,丫環秋菊從書架上取來竹簡,待蔡琰寫好後,她又放到另一處書架上。
“文姬,你在忙什麼呢?”
蔡琰寫下幾行字,說道:“昨日文優先生找我了,讓我默寫古籍。我閒著也是閒著,就準備把知道的都寫下來。”
洪南走了過去,低頭一看,蔡琰正在寫屈子的《九歌》,字型結構嚴整,點畫俯仰,體法多變,正宗的飛白書字型。
這種字型,是蔡琰的父親蔡邕所創,筆畫中絲絲露白,似用枯筆寫成,為一種很獨特的書體。
拿起來欣賞了一番,洪南自覺慚愧,跟蔡琰的字比起來,他寫的字簡直就是...
“完了完了...。”洪南一個勁的搖著頭。
蔡琰疑惑道:“夫君,怎麼了?”
她還以為自己寫錯了。
洪南笑著道:“看了你寫的字,我以後都不敢下筆了,你寫的這麼好,我寫的那麼糟,怎麼好再班門弄釜?”
蔡琰掩嘴輕笑,說道:“夫君,你寫的也很好啊。”
“行了,你也不用安慰我了,我寫成什麼樣,我心裡清楚。”
“我說真的呢。”
蔡琰很認真的道:“夫君的字型,簡單明瞭,形體方正,比劃平直,比起隸書、篆書都要好看,也許以後人們寫字都求簡單化了呢。”
“嗯嗯,這話倒不錯。”洪南心想,自己寫的是楷書啊,從漢末延續至現代,是流行最久遠的字型。
這倒提醒他了,得趕快將這種字型盛行開來,將功勞攬下,別被人搶先了。這可是招攬天下人才最好的機會。
秋菊將竹簡搬了過來,累的額頭直冒汗。
蔡琰提筆繼續書寫...
洪南關心的道:“你也別太心急了,能寫多少就寫多少,別累著。”
“多謝夫君。”
看了眼滿頭是汗的丫環秋菊,洪南忽然想起,在歷史上,西漢時期就已經出現過紙了,可為什麼到了東漢末年,紙卻漸漸少了。如果有紙的話,看書寫書都方便得多,能省去不少事。
回到郡守府,他將心裡的疑惑告訴了李儒。
李儒道:“主公有所不知,西漢時,的確出現過紙,是用麻、桑皮、嫩竹、藤等植物製造,取其柔韌,煮沸搗爛,和成粘液,勻制漉筐,使結薄膜,稍幹,用重物壓之...。”
“先生真博學也。”洪南點了點頭。
李儒道:“可是,紙張太過粗糙,且容易腐爛,若放於陰暗潮溼之處,它的壽命只有不到一年,往往剛寫好的文章,轉眼就灰飛煙滅了,又有誰會去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