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後,審配、袁熙,帶著五萬鐵騎,來到晉陽城下。
張燕傳令,緊閉城門,不予理睬,並叮囑守城計程車兵,隨時做好大戰的準備。
散會後,洪南迴到軍營。
北校場,東北角域,是黃巾軍現在的地盤。
來到中軍大帳,洪南將周倉、裴元紹、張繡等,都召集了起來,商量進軍之策。
既然決定要攻打雁門郡、雁門關,那就得拿出可行性方案來,否則等到了地方,兩眼一抹黑,中伏了都還不知道。
眾將齊聚,分站在左右兩側。
洪南來回走動了幾步,說道:“據斥候兵探得,此次敵人攻打晉陽,只有審配、袁熙前來,幷州刺史袁尚,懼戰留守,他手上有兩萬精兵,雁門關守軍五千。”
“原來是那個軟蛋。”胡車兒笑著道:“他連張燕都鬥不過,又豈是咱們的對手?”
“話不能這樣說,他經歷了晉陽之敗,怕是現在更加小心謹慎了。”周倉拱手道:“主公,我軍還是應該謹慎行軍,勿要中了袁尚那廝的圈套。”
洪南笑著道:“說的好!你能這樣想,我十分欣慰。”
“在戰略上,咱們可以藐視敵人,但在戰術上,咱們得重視敵人!無論到什麼時候,也不能自大自狂,小覷自己的對手。”
說完,洪南緩緩坐下。
張繡道:“主公,那咱們是先攻打雁門郡呢?還是先打雁門關?”
“那你覺得,是雁門郡重要?還是雁門關重要?”洪南反問道。
張繡想了想,道:“當時是雁門關了!”
洪南道:“所以啊,咱們得先打雁門關,至於雁門郡,不妨讓白繞、畦固等,先去拖上一拖,等我們佔得雁門關,再回過頭來,一鼓足氣,攻下郡城!”
“但我擔心的是,雁門關城高牆後,有數千兵馬駐守,而我軍又是長途奔襲,無法攜帶攻城塔、投石機等重灌器械,攻城戰力不會太強,跟強悍的袁軍交手,怕佔不得半點便宜。”
“更讓我憂心的是,從這裡到雁門關,足足有千里,山川較少,一路平坦大道,我軍無法隱蔽身形,不能出奇制勝,如果戰事膠著,對我軍極為不利。”
對於雁門關,他還是很重視的,素有‘天下就塞,雁門為首’的稱譽,可想而知,雁門關之強、之堅固,想要攻取,有多麼艱難。
“主公,我有一計,或許可以試試。”大帳右側傳來個聲音。
洪南抬頭看去,是高幹。
洪南問道:“你有何計啊?”
高幹道:“雁門關守將,是袁尚的親信,也是他的親孃舅,名叫王有成,記得前年中秋佳節時,有刺客混入晉陽城中,是王有成替袁尚擋了劍,這才保住性命,之後王有成才被封為雁門關守將。”
“如果我們做一場戲,也許能引誘到他,他若率兵出關,我們就有機會了。”
“哦?你仔細說說。”洪南來了興趣。
他沒想到,高幹竟然會獻計。
高幹笑了笑,上前兩步,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詳細稟明...
洪南聽後,眉目一怔,哈哈笑道:“好!此計甚好!”
“王有成救主心切,一定會上當,只要雁門關空虛,就好辦多了,咱們就可趁勢攻城!”
對於高幹的計劃,其他將領都聽的不是太清楚,正想詢問。
洪南吩咐道:“典韋。”
“末將在。”
“立刻傳令白繞、畦固等,讓他們率軍北上,攻打雁門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