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黨郡擴軍之事,許多官員都知道,但具體擴軍多少,卻很少有人得知。
原本李儒應該知曉,但由於太過忙碌,也就將這事擱淺下。
此時,他看向賈詡,連翻了好幾個白眼。
洪南輕咳了聲,說道:“既如此,那便兩線開戰!”
“壺關天險,易守難攻,如有上萬兵馬駐守,足以抵擋顏良、高覽、張頜,但董帆能力有限,我怕他誤了大事...。”
說到這,洪南看向賈詡,喚道:“文和。”
“卑職在。”
“就由你領兵一萬,前往壺關,如何?”
“領命。”
賈詡連想都沒想,便答應了下來。
洪南繼續說道:“我曾答應過張燕,要領兵兩萬前去助他,與他共拒袁軍,話既已說出,就不能反悔。”
“張繡、高幹、吳慶、周倉。”
四人同時站了出來,拱手應道:“末將在。”
“著你們整點兵馬,後日與我出征,前往晉陽。”
“得令。”
他們臉上同時浮現出欣喜之色,激動不已。
洪南看了眼李儒,又看了看站在遠處的典滿,說道:“文優、典滿,我走後,上黨郡可就交給你們了,你們能守得住嗎?”
除去賈詡、洪南帶走的三萬兵,上黨郡只剩下五千新兵,及典滿麾下的三萬娃娃兵。
典滿站了出來,拍著胸脯說道:“主公放心,敵人若敢來犯,我必迎頭痛擊。”
如果這話是典韋說的,定霸氣十足;但從一個十三歲的娃娃口中說出來,卻顯得非常的稚嫩。
頓時間,堂上的將領們都哈哈笑了起來。
“你們笑什麼?”典滿回過頭,臉上帶著不悅之色。
胡車兒摸了摸自己的光頭,咧嘴笑道:“小典滿啊,你還是快些去吃飯,等長大點再說這話吧。”
“胡叔叔,你怎可欺我年幼?”典滿拂袖一擺,很生氣的說道。
然而,這個動作,更是惹得鬨堂大笑,連賈詡、李儒也掩嘴笑了起來。
洪南皺起了眉頭,喝道:“你們在笑什麼?典滿年僅十三,就有如此雄心壯志,你們年少時在幹什麼,就不覺得慚愧嗎?都閉嘴!”
所有人都閉上了嘴巴,唯唯諾諾站到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