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歸降,壺關黃巾軍士氣大震。
在歸降的第二天,張繡找到了典韋,兩人在軍營中切磋武藝,僅戰十個回合,張繡就露出了敗相,三十回合被擊敗。
之後,兩人又改為馬戰,無數計程車兵圍觀,為兩人搖旗吶喊,這一次張繡堅持了五十個回合,戰的昏天黑地,但可惜,最後還是敗了。
經此以後,張繡對典韋佩服的五體投地,兩人的關係更加密切。
劉氏死後,葬於南山,所有的黃巾軍皆身著孝服。
正如李儒所想的那般,士兵們多有怨言,覺得這是在侮辱他們,但洪南懲治了幾個士兵後,又講了一番大道理,終於將事態穩定了下來。
今晨一早,在洪南的號召下,所有將領來到了縣衙府,準備展開會議;其中包括賈詡、李儒,還有那個跟隨鄭雄來到壺關的張燕信使。
“張信使,你是叫張洪?還是叫張龍?”洪南走進大堂,來到一位少年跟前,平靜的問道。
少年一身儒士打扮,長得很是秀氣,他拱手回道:“回將軍,小的叫張洪,是張燕大首領的幕賓,此次前來,是傳大首領話的。。”
洪南走到位置坐下,問道:“何話?等等...我們是初來乍到,對黑山軍的情況不太瞭解,你可否先給我們介紹一下,如今的黑山軍,是什麼情況?分佈在各處的守軍,是各自為政呢?還是都服從張燕?”
張洪站在大堂中間,拱手回道:“稟將軍,黑山軍各部,當然得服從張燕大首領,不僅如此,每一次出戰,所繳獲的物資,都得上交一半,這是規矩。”
“那我們又能得到什麼呢?”洪南皺起了眉頭。
董帆插嘴道:“是啊,我們憑什麼聽張燕的?繳獲的物資又憑什麼上交給他?”
這是所有人心裡的想法,將自己幸苦得來的東西拱手讓給別人,誰能接受?
繼董帆之後,又有好幾個將領站了出來,喝問道:“是啊,憑什麼?”
張洪笑著說道:“每一支來到太行山脈的隊伍,不管是黃巾軍,還是地方流寇、山賊、土匪,多則數萬,少則數百,都得服從大首領,他們都心甘情願的將戰後物資上交一半,其原因,是能得到黑山軍的庇護,能在太行山脈活下去。”
“剛才將軍問到,黑山軍各部,是否各自為政?我可以告訴將軍,是的!黑山百部,雖服從大首領,願意聽從調遣,但大首領從不插手他們的內政,也不會隨意傳達命令,只有戰爭到來時,或者要計劃洗劫州郡時,才會將各位聚集起來,商量對策。”
如此一說,洪南放心多了,也對黑山軍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這跟歷史書上寫的其實也相差不多,沒有什麼改變,他之所以問張洪,就是想確認一下。
但有一點,他怎麼也想不明白,那就是龐大的黑山軍群體,竟沒有一個造反的,都願意無條件服從張燕,就沒有有野心的?
“將軍,我說的,您聽見了嗎?”
“聽見了。”
洪南迴過神,問道:“那張燕準備把我們劃分到哪啊?”
張洪道:“在壺關以南,大孤山一帶,距此四十多里,是敵人進山的必經之路;原本那裡只駐紮得有於大目、雷公,如今加上將軍,就穩如泰山了。”
“嗯,勞煩你回去轉告張燕,就說我洪南願意聽從他的調遣,但前往大孤山駐軍就不必了,我們現在有壺關,士氣如虹,正準備攻打上黨;無論成敗如何,以後若有戰事,讓他只管下令,我洪南接著便是。”
“多謝將軍。”張洪鬆了口氣,朝洪南拱手拜道。
他才不管洪南去不去大孤山駐軍,只要洪南表態願意服從張燕,那他的任務就算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