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許,董帆也帶人進入了吳江縣,將士兵安排在校場,然後和幾個百夫長來到縣衙大堂。
此時已是深夜,所有人都已睡下,眾人在縣衙府議事。
洪南開口說道:“烏魚谷之戰,我軍大勝,夏侯惇身受重傷,折損了數千兵馬,這有利於我們接下來的戰事,也不枉我等出征前來討敵。只是讓人惋惜的是...牛青校尉不幸陣亡,我希望大家不要因此而影響士氣,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化悲憤為力量,為牛校尉報仇!”
在場的十幾個百夫長中,除了董帆及兩人外,其餘的都是牛青軍中的百夫長。
聞言,所有人都議論紛紛,開始交頭接耳起來,雖然聲音很小,但洪南還是聽見了。百夫長們對烏魚谷之戰牛青之死,存有太多的疑惑,或者說,他們心裡覺得牛青就是被洪南給害死的,當時洪南下令誰也不許放箭援助牛青,這才造成了牛青被典韋斬殺的悲劇。
董帆輕咳了兩聲,神色嚴謹道:“你們知道什麼,牛青是私自出戰,他死有餘辜!當時只有典韋及區區數百人前來,難道我們要為了救他而打草驚蛇嗎?”
牛青出戰的事,是洪南跟牛青私下約定的,除了洪南以外,其他人並不知曉,就算是董帆,也只是猜測而已。
洪南滿意的看了眼董帆,接著說道:“董帆之言,不無道理,你們請想,如果當時我下令放箭,也許能救得了牛青,可夏侯惇見到典韋中伏,他還會進入烏魚谷嗎?我們又豈能大勝?難道你們認為,牛青的性命,比伏殺敵人數千鐵騎還重要?”
百夫長們都沉默了下來,事情究竟如何,只有洪南自己知道,但仔細回想當時的情形,確如董、洪所說,若打草驚蛇,絕不會有大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跟消滅敵人數千鐵騎比起來,什麼都微不足道,牛青更是不值一提。
洪南察言觀色,見眾人接受了現實,趁熱打鐵的說道:“如今牛校尉已陣亡,你們可以選擇回平興,投靠其他校尉,也可以選擇留下來,與我擊敗夏侯惇。我洪南發誓,如果你們留下來,我會待你們如兄弟,有我一口吃的,就絕餓不著你們,他日擊敗曹軍,定在將軍面前為你們請功。當然,如果你們選擇離去,我也不強留,都是黃巾同袍,以後見面還是兄弟。”
說完這話,洪南面露期待之色,忐忑不安的看著眾人。
以他如今之地位,其實完全用不著說這番話,牛青既死,部下自然而然就是他的了,即使有少數人反對,也翻不起什麼風浪。但洪南要的不僅僅是表面服從,還要從心眼裡願意,尤其是握有兵權的百夫長,更是馬虎不得。這就好比人的拳頭,握緊了力量十足,但若其中有一兩根手指不發力,那對整個拳頭的力量都將是一種削弱。
堂上的氣氛有些尷尬,都在相互打量著,董帆也跟著著急起來,心裡猜想,牛青的部下到底願不願意?如果不願意該怎麼辦?
“大人武藝高強,智謀超群,卑職願意追隨大人。”
就在這時,在靠近大門的地方,一個年紀不大的青年站了出來,拱手說道。
在這關鍵時刻,他的出現,無疑打破了僵局,起到了帶頭作用。
洪南神色大喜,點頭說道:“好,你叫什麼名字?”
青年回道:“稟大人,卑職吳慶。”
洪南微笑道:“記住了,跟著我,你一定不會後悔!”
跟牛青比起來,洪南的所作所為都讓人佩服,無論是將軍府比武,還是烏魚谷之戰,都絕不是牛青所能比擬,牛青還曾被洪南打過板子,跟著這樣一個強勢的校尉,不難想象,絕不會吃虧。
繼吳慶之後,又有好幾個百夫長站了出來,紛紛表態,願意追隨。
洪南一一接納,並允諾其好處。
最終,原牛青部下全都歸降,並向洪南宣誓自己的忠誠,洪南將出徵前在平興縣校場對軍士們說的話全都拿了出來,對在場的百夫長們進行洗腦,讓所有人明白,為什麼打仗?為什麼要與曹軍作戰?為什麼牛青的死微不足道!
以洪南的手段,不到半柱香功夫,就把所有的百夫長都被忽悠的滿臉通紅,忘記牛青,忘記恐懼,心裡只裝著三件事。
扞衛家園!
完成大賢良師的遺願!
建立功勳,替死去的兄弟報仇!
為了這些,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哪怕貼上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辭;一時間,士氣達到了頂點,百夫長們看向洪南的眼神徹底變了,由之前的懷疑變成了敬服、崇拜!
歡迎加入帶著外掛闖三國書友群,群號碼:
(本章完)
喜歡帶著外掛闖三國請大家收藏:()帶著外掛闖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