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帆神色大喜,趕緊拱手道:“多謝大人。”
其實洪南知道,董帆武藝不怎麼樣,也沒有統兵才能,升任百夫長有些太勉強了,但洪南搜尋了一遍原主人的記憶,在記憶裡,對董帆的評價很是不錯,至少忠誠,這一點非常重要。
亂世之中,一個忠誠的下屬,往往比有本事的下屬要好很多。
次日清早,天剛矇矇亮,劉闢、龔都就來到了校場上。隨著鼓聲齊鳴,六千士兵整齊的站列在帥臺前方,聽候訓話。
洪南、牛青、柳石、周大福,在所有人羨慕的目光中,緩緩走上帥臺。
這是黃巾軍轉戰汝南以來,第一次整合分兵,也是最後一次,將意味著黃巾軍進入校尉統治的時代。
以往大軍的權利,都落在百夫長身上,權利分散,難有作為,尤其遭遇大戰,力量更是無法集中,如今設立校尉,這一缺點將得到彌補。
不過有利也有弊,力量集中了,可校尉的權利卻是坐大,如有異心,後果不堪設想,這也是汝南黃巾為什麼遲遲不設校尉的原因。
整個校場煙塵瀰漫,士兵神色肅然,抬起頭,都緊盯著帥臺上為數不多的將領,尤其在牛青、洪南身上掃過,更是充滿了期待、羨慕。
劉闢抬起手,往下壓了壓,示意鼓聲暫停,緩聲說道:“昨日比武,洪南、牛青勝出;本將宣佈,封洪南為先鋒校尉,牛青為左校尉,柳石右校尉,周大福中軍校尉,各領士兵一千。以後校尉以下職銜,不用參加議政,由各自校尉裁定。”
吼!吼!吼!
校場上計程車兵們都舉起了手上的武器,不斷吶喊,吼聲震天,彷如一聲聲炸雷,在校場上空打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對於士兵們來說,誰當官都一樣,他們還是士兵,但帥臺上站著的幾位,都是軍中赫赫有名的將領,能當他們計程車兵,總比現在的頂頭上司強。
龔都上前一步,揮手說道:“所有人都聽我的命令,圍著校場奔跑,我不喊停,誰也不許停下,違者重罰!”
“現在開始,擂鼓!”
咦?這是做什麼?不是分兵嗎?
士兵們都疑惑了起來,但隨著戰鼓聲起,他們不敢停留,紛紛起步,跟著奔跑起來。
柳石和周大福問道:“將軍,這是...?”
龔都道:“等下你們就知道了。”
洪南倒是看出了些許門道,定是劉闢、龔都為了分兵,想出來的土辦法,用跑步的方式決定士兵的強弱。跑得快的,耐力久的,自然是身體素質最好的,而那些跑得慢的,最先掉隊的,則是弱旅。
這倒省去了不少事,省得一個個去挑選。
劉闢的目光在洪南四人身上一一掃過,最終和龔都相互對視了一眼,沉聲說道:“你們四個都是我黃巾軍中的佼佼者,既是分兵,當然要公平,不過士兵總有強弱,若是分到弱的,希望你們也別灰心。為了公平,我和龔將軍想出了一個辦法。”
牛青問道:“什麼辦法啊?”
其餘三人皆神色疑惑。
劉闢微微一笑,說道:“在這帥臺上,連我和龔將軍在內,共有六人,大軍當分為六個部分,我和龔將軍自是領最強的兩軍,而剩下的四軍,則以抽籤的方式決定如何分配。”
說著,他從懷裡掏出了四塊竹籤,拿在手裡說道:“這四塊竹籤上,分別寫著一、二、三、四,一為最強,二次之,以此類推,誰若抽到四,則領最弱的一支軍。”
“你們覺得,這個辦法如何?”
說完,他尤其注意洪南的反應。
洪南面無表情,似是沒聽見一般,又好像走了神,這讓劉闢微微有些失望,但同時也很欣慰,只要洪南沒意見,那此計便可實施。
歡迎加入帶著外掛闖三國書友群,群號碼:
(本章完)
喜歡帶著外掛闖三國請大家收藏:()帶著外掛闖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