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政殿
繼後匆匆剛到,她站在皇上邊上,猶豫好幾次,才開口道,“皇上何至於這般派人去抓太子,他不過是換了私服離開東宮,想來去見什麼人,又或者散散心。你這樣把他抓回來,又讓他如何見人?”
“他就是太得意,剛辦了一點事,就翹尾巴去私會,朕倒是要看看,他見的是誰!”皇上摔了手中的奏摺,眉宇間略顯疲憊。
繼後嘆氣道,“這又不是什麼大事,您讓他回來和您說就好,快點讓軍士先回來吧。不然多難看。”
“晚了,這個時候,人也在回宮路上。”皇上說到太子,言語間總是透著一些不耐煩。
繼後著急道,“要臣妾說,您就是對太子太苛刻,要是再這麼壓著他,往後他得越發怕您。”
“朕是天子,也是他父親,他該敬朕,不是怕朕。罷了,你不用再多言,你這幫寵溺他,才會把他給寵壞了。”皇上擺手讓繼後退下。
繼後再想多言,皇上卻不願意多聽。
從仁政殿出來後,繼後在路上遇到了壽王,二人一同回了坤寧宮。
“你父皇最近,對太子越發沒耐心。”繼後坐下後,若有所思地道,“我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但心裡總有些不安。”
壽王坐下後,立馬有宮女來上茶,他看了眼茶盞,倒是不像繼後這般神色凝重,“母后不用想太多,父皇對太子越發失望,才會有今日之舉。咱們就等著看,太子今日特意喬裝打扮,想來是去見不能讓人知道的人。”
在他們看來,不管太子私下約見朝臣,還是去見外邦人,都要被訓斥。而且與太子約見的人,也要倒黴。
而這個訊息,便是壽王傳給皇上的。
這些日子,蔣家沒了聲音,太子又去接了張槐安,眼看著太子有起色,壽王自然要打擊一下。
想到蔣家,壽王皺眉道,“母后,最近這些日子,蔣家的幾位表哥,是不是有些過了?”
接二連三地出事,他在外邊都不好多說話。
繼後也有點困擾這個事,但聽到兒子這麼說,又敲打道,“誰沒有糊塗的時候,元亮他們經此一事,也會知道教訓。如今你和依依定親,可別想別的,蔣家畢竟是你最大的後盾。”
這些年,靠著蔣家的出力,繼後和壽王才能在京都站穩腳跟。不過他們屬於互相扶持,倒也不全是一方面地出力。
如今壽王羽翼漸豐,他也越能看到蔣家的弊端。到底是從小封地來的,不如京都百年世家來得有底蘊。可母后又說得沒錯,蔣家是他最大的底牌。
“兒臣知道舅舅是個好的,就是眼下兒臣正是最艱難的時候,冀州的事還沒完全安定,蔣家表兄們卻不斷出事,到底不太好。”壽王道。
繼後移開目光,不願多談這個,“我會與你舅舅說的,現在還是先看太子吧,看他到底去見誰了。”
他們都很好奇,什麼樣的人,能讓太子這樣去見。
與此同時,李長安和裴悅正坐在回宮的馬車裡。
裴悅本來消下去的怒火,又被外邊的這些人給點燃,她坐在李長安對面,已經瞪了李長安一路,壓著嗓子道,“你從東宮過來時,都不看看身後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