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小祝老師、朱教授、郝院長三人從路邊走來。蒼耳遠遠看見小祝老師,忙扔了手裡的鋤頭,擦了把臉上的大汗,給累得紅彤彤的臉頰扇風降溫,動作優雅地摘起豆角。
她用餘光窺視,郝院長似乎在叮囑什麼事情,祝江時不時點頭。
“三個月時間能完成嗎?一定要在校慶前建好,要不要給你找一個幫手……”郝院長一路絮叨著靠近。
“蒼耳同學,假期了還在地裡忙著呢?”朱教授笑著說。
蒼耳裝作剛看到來人的樣子,回頭一一向他們打招呼。
“之前就聽說,基地有一個學生幫工,幹了一學期還沒那個管理員被趕出去,我還以為誰,原來還是你啊,”郝院長欣慰地笑了,“怎麼樣,這學期學習和生活上沒有其他問題了吧?”
這個小同學那天在他辦公室哭得稀裡嘩啦的樣子還歷歷在目。
“都很好,很順利!謝謝院長關心。”
郝院長點點頭,正要繼續往前走,朱教授突然想到什麼。
“院長,你剛才不是說想給江江找一個助手嗎?”
“是啊,不過現在放暑假了,學生們都不在校。”
蒼耳立馬接話:“我在!我暑假住在學校。”
她根本不知道要做什麼,只聽到了關鍵詞,是給小祝老師當助手。
祝江看到她積極的樣子,莫名覺得心裡一暖,隨即反應過來,忙提醒她:“這個跟科研助理不一樣,是沒有工資的。”
蒼耳頓時窘迫,沒想到小祝老師已經看穿自己窮瘋了的本質,但這次她真不是為了錢啊!
“哎,這是什麼話,為學院做貢獻談什麼錢呢。”郝院長道,“但也不會讓你白幹,可以給你加綜測。”
見蒼耳對“綜測”兩個字很茫然,他又解釋道:“綜測就是綜合素質測評,將來評獎學金、評優有用的。”
蒼耳一聽這個就更興奮了,居然還有意外收獲,不但能在假期繼續理直氣壯地見小祝老師,還能向金稻穗獎更進一步。
朱教授和郝院長離開後,小祝老師才跟蒼耳說具體要做什麼。
原來再過三個月便是新禾農校建校一百週年校慶,每個學院都要做特色慶祝活動,農學院的重磅活動就是根據《新禾農校植物手冊》建一座小型標本博物館,這個重任自然落到了祝江身上。
植物手冊是自打建校以來農學院幾代師生的心血,裡面收錄了農校校園和基地內,以及學校後山上出現的幾乎所有植物品種,一開始是一本小冊子,後來變成了厚厚的一大本書。
“那個手冊裡有幾千種植物吧?三個月全部做成標本?”蒼耳震驚,“你是不是被人騙了?是不是學院裡沒人肯接這個任務,只有你舉手了?”
祝江一時語塞,茫然的看著她:“你怎麼知道?”
年級會議上,郝院長先問誰願意牽頭搞校慶活動,大家鴉雀無聲。然後郝院長又問有誰會做標本,祝江誠實地舉了手,當時他並沒有意識到這兩件事之間的關聯性,但發現了大家都用同情或者看傻子的眼神看著自己。
蒼耳十分無語,半天也只說憋一句:“你呀!”
怎麼會有人這樣又聰明又笨的?真想好好看著他,不讓他被人欺負了。
祝江有些抱歉地看著蒼耳:“我提醒過你了,做這個沒有錢的。”
“不是錢的事……”蒼耳希望他能忘了這茬,“手冊裡有好多花,春天才開,怎麼辦?”
“這個我想好了,先把位置留著,明年春天等開花了,我們再補上。”
蒼耳心裡突然顫動了一下——她和小祝老師,有一個關於明年春天的約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