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那一篇智鬥惡僕的文章,沈先生也不會是那種呆板的人。”江宛對這篇的印象很深,因為沈啟為了捉那惡僕個現行,廢了好多心思,說自己是設籠捉雀,雀如蛇。
老爺子饒有興味:“你記得?”
“記得啊,有個小廝喜歡偷他的筆墨出去變賣,有一回甚至把皇上賞賜的筆也給偷走了,沈先生設計當場捉住了他,然後他就被沈先生逐出家門了。”
“可把人趕走後,還有故事。”老爺子道,“那小僕家裡有個老孃,他被逐出府後,沒了生計,連老孃的藥錢也掏不出來,拓寒知道後,便給了銀子供養他老孃,可惜中間到底斷了藥,那小僕的老孃還是沒了,拓寒又為他置辦了棺木。”
江宛:“沈先生是好人呢。”
“還不止於此,那小僕的老孃沒了,他不知感恩,竟然將此事歸咎於拓寒,於是懷恨在心,竟然反咬一口,說拓寒私自典當了陛下御賜的筆。”江老爺子將筆投進筆筒,“拓寒智謀高,怎麼會被他坑進去,自然是巧妙化解了,但那小僕誣告朝廷命官,卻要坐十年的牢,拓寒道是小僕不過喪母悲慟,一念之差而已,竟為他求情,那小僕只關了三個月便出來了。”
“他出來後,也不曾去感謝或是道歉,只是跟著商隊往漠北去了,走之前還罵拓寒是個沽名釣譽的虛偽文人。”
那沈啟豈不是救了條中山狼!
江宛微微搖頭:“沈先生怕是要失望寒心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時我也問他後不後悔,他說不後悔,我就笑他迂,說他是以德報怨反被怨極,他也不惱,卻再未提過此事。”江老爺子道。
聽到此處,江宛也只能感慨,沈啟真是個好人,好得有些過分了,他肯幫那小僕的老孃,已經十分慈悲,那小僕對他懷恨在心,分明是一條毒蛇,他卻還要去暖,簡直善良得有點蠢。
還不如將那小僕關個十年,免得再出來害人。
江宛獨自義憤填膺。
江老爺子卻又道:“可誰能料到,後來沈家被流放,我多方奔走無果,平侯那孩子能保下一條命來,還是那小僕相助的緣故。”
當時益國公倒了,沈望被牽連,自然是人人都要踩沈家一腳,以表對皇帝的忠心,否則不過是流放而已,也不會一年不到,就只剩了沈望一個小孩子還有命活著回到汴京。
若是沈先生在被反咬一口後,沒有再提出為那小僕減刑,想來便沒有日後相助這一節,沈家便會絕後,恆豐帝就算想施恩,也無處可施了。
江宛道:“沈先生不念舊惡,以德報怨,是個君子。”
江老爺子卻搖頭:“你說他是以德報怨的人,也不盡然。”
近來常常想起故去的老友,只覺得自己此生閱人多矣,卻沒有一個比得上他的品德高潔——
“沈啟是以德報世之人。”
江宛一怔。
祖父竟用了這樣重的四個字,可見沈啟此人的一生的確是白璧無瑕,沒有絲毫汙點。
這樣一個好人竟然是被人冤枉死的,真讓人想指天罵一句蒼天無眼,不公不道。
老爺子滿面惘然,江宛也很受觸動,屋子裡一時極靜,這不約而同的沉默像是一場粗糙的悼念。
窗外的沈望則盯著緊閉的窗戶,目光森冷。
過了一會兒,江宛道:“聽說沈望也在家裡,我想見他一面。”
聽到此處,沈望立刻提著鋤頭,回到了花圃,繼續照料繡球花。
奴僕領著江宛到時,他還是一副埋頭鋤地的模樣,抬起頭時,臉上還有一道灰痕,好笑得很。
真是個傻書生啊。那僕從心中暗道。
江宛亦笑了,點了點臉頰的位置:“擦擦吧。”
那僕從便極有眼色地退了下去,留他們在花圃裡曬太陽。
沈望用袖子往臉上一擦。
江宛轉頭看著繡球花叢:“昨日我見了個衙役,倒知道了一件怪事。”
沈望配合地問:“不知是什麼怪事?”
“你竟想殺我,沈郎。”江宛對他微笑,她的聲音甜蜜蜜地飄進耳朵裡,像加多了糖的鴆酒。
沈望笑著搖頭:“夫人這話卻有失偏頗,我若想殺你,你怎麼還能站在此處與我說話呢?”
喜歡宛在青山外請大家收藏:()宛在青山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