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姨娘的訴告隨著她的死無疾而終,江宛的惡名卻因此四海皆知。
這幾日裡,家人出去買菜都不敢說自己是鄭國夫人府上的了,否則有些菜販中的仁人義士,拼著不掙錢,也不肯玷汙了自家的高潔無暇的小青菜與皓霜白璧一般的大蘿蔔。
小席太醫還隱隱勸慰了江宛一句:“夫人是樂達之人,沒有因流言鬱結,傷勢才恢復得這樣快。”
“我本就是個出將入相的人才,極是能容,故而才有俗話講宰相肚裡能撐船呢。”江宛回了句俏皮話。
果然把小席太醫逗笑了。
清秀的少女笑意盈盈的模樣,真是好看極了。
江宛也滿足地笑起來。
窗外卻傳來奶聲奶氣的說話聲。
似乎是圓哥兒正扒著窗臺:“孃親是不是又吃藥了?”
阿柔哼了一聲:“那個大夫我見過的,上回她說孃親好了她才來的。”
圓哥兒也哼了一聲:“我也知道的。”
這兩隻卻又有要做冤家對頭的意思了。
小貓沒了後,幾個孩子湊在一處很是傷心了一場。
江宛跟他們說,小貓是悄悄逃回家裡找他娘了,阿柔才通情達理地表示,那就讓小貓骨肉團圓吧。
也不曉得她從何處學了這麼個高深的詞兒,用得倒也很恰當。
江宛一直帶著她認字的,只是小妮子玩性重,江宛又事多,所以阿柔學得斷斷續續的,江宛便和邵先生打了聲招呼,叫阿柔也過去跟著圓哥兒上課。
本是件好事,卻叫圓哥兒受了大打擊,只因他柔姐姐委實是個聰明的孩子,不拘是《三字經》還是《千字文》,她都用不了幾遍,便可倒背如流,問她文意,對答間又顯靈氣逼人,叫那邵先生直呼“若是男兒,堪當魁首”。
每一個普通孩子都是不大情願跟天才待在一處的,於是圓哥兒和阿柔本就糟糕的姐弟情更是雪上加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江宛對此事心中有數,也正尋著合適的機會想管一管。
圓哥兒的確天資有限,平日裡邵先生卻對他以鼓勵為主,可鼓勵與真心讚賞也是不同的,一有了對比,圓哥兒便暗暗吃醋了,所以此事的根結還是在圓哥兒身上。
圓哥兒一溜煙跑了進來,阿柔慢吞吞跟在身後,兩個人都噘著嘴兒,像是下一刻就要打起架來。
江宛忙叫人給小席太醫包了厚厚的診金,又讓春鳶親自將小席太醫送到門口去,自己則頂著一腦門兒的孩子官司,艱難卓絕地勸和起來。
圓哥兒也不是個不好哄的孩子,說兩句親香話兒,再保證一句永遠喜歡他比喜歡阿柔多,這事也就得了。
只是他卻忽然問:“家裡還有個妹妹嗎?”
又說聽見了妹妹哭。
江宛險些以為是鬧鬼了,梨枝卻笑道:“大抵是來借住的那位蔣娘子的小公子的哭聲,說起這個,蔣娘子今日還送了兩雙鞋過來。”
說著,梨枝呈了兩樣針線上來。
“蔣娘子問我要了鞋樣子,給夫人做了雙鞋,也給小少爺做了一雙。”
“你謝謝她沒有?”
“當然是謝了。”梨枝將針線擱在江宛面上的矮几上,“她還說等孩子再大一些,就回老家去。”
“也好,在汴京到底是人生地不熟的,她大約也不願一直依附著別人。”
圓哥兒聽了好一會兒,隱約明白了,他手上擺弄著繡著虎頭的鞋子,沒說話,心裡卻有了主意。
喜歡宛在青山外請大家收藏:()宛在青山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