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譚市,一向是充滿了陰霾的——
《小丑》的背景,就是哥譚市底層……
演員到來前,夏鬱已經巡視過一圈,但演員到了,又是另一個安排——一個靜態、一個動態,需要把控的地方不同。
第二幕的拍攝是一個長鏡頭、一段一鏡到底的戲份,從街頭的這一端到另一端。
夏鬱走了一趟,而在眾人跟隨下,整個劇組也被莊菱提前警告過,所以都非常規矩。
合適的地方夏鬱一晃,不合適的夏鬱記下,至於阿什麗則是跟第二幕有著主要戲份的演員做最後的溝通。
當一切篩查完畢,夏鬱回到片場,將不合格的細節跟執行導演·莊菱溝通,讓她去處理。
自己則走進了第一幕的拍攝片場……
第一幕的拍攝,在紐瓦克·市場街一棟老舊樓房內……
過去一個小時,餘君豪已經完成了今天的第一份妝造,此刻正坐在屬於小丑·亞瑟的簡陋化妝臺前……
“準備好了嗎?”
夏鬱走進屋子裡,透過鏡子與餘君豪對視了一眼。
餘君豪小丑的妝容畫了一半,他這一場是拍攝的第一場,卻也是極為關鍵的一場。
這一場戲要將他此刻的精神狀態表達出來……
廣播裡新聞記者的播報著這個城市的糟糕,一如亞瑟此刻的精神狀態。
記者報道——這座城市裡充滿了垃圾,一如亞瑟精神世界也充滿了垃圾,被垃圾所堵塞,無處不在!
而他的消極的情緒就是老鼠。
生活在臭水溝裡,只有在沒有人的時候,才能夠出現……
而他又肩負著“打掃”自身垃圾、清除自身老鼠的責任……
他想努力清除身上的垃圾,而這無疑是異常困難的……
對於亞瑟這個角色,在圍讀期間,夏鬱跟餘君豪就有過不止一次的“爭執”。
當然,只是對峙,而非真正的爭吵,對於這個角色,兩人各有不同的看法。
餘君豪是純粹從演員自身的角度出發;
夏鬱是根據導演、根據編劇、根據她看過的、經歷的《小丑》世界……當然了,她也有自身作為演員隊角色的思考。
夏鬱的思考是全面的,但全面不等於完全正確……
她的很多觀點,餘君豪認同,但少數觀點,餘君豪不認同。
所以有了表演跟角色自身的不同觀點,兩人最終求同存異,經過一個月磨合後,才有了當下的“亞瑟”。
“隨時可以!”
他點頭,微微一笑……
這一笑都不簡單,能夠感覺得到,他的笑容中充滿了對生活的掙扎,但又被負面能量充斥。
這一年多時間為了準備這個角色餘君豪付出很大,“亞瑟”幾乎紮根在他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包括精神世界……
他想保持這種“絕望與消極”,這樣會讓他在拍攝期間,能夠不被亞瑟的經歷所打垮……
十分鐘後,當莊菱傳回第二幕戲片場細節完全糾正完畢……
夏鬱也正式宣佈《小丑》開拍。
……
“《小丑》第一場、第一幕、action!”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