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弗西婭·海切爾》總共一百零九場戲,九十三場戲後,影片已經渡過了最大的高潮。
但為什麼說,這部影片很精彩?為什麼評價索菲亞·高手在民間?
因為作為一個非專業編劇的普通人,她寫了一份,超過百分之九十九編劇,完美符合好萊塢、符合奧斯卡的、“政治正確”的劇本!
劇本內容,在經過夏鬱與索菲亞長達半年的修改、更正……幾乎完美達到“三分鐘定律”!
幾乎每三分鐘都出現轉折、小高潮。即便在最大的衝突出現後,往後的故事仍然帶著非常強烈的轉折、衝突——你永遠也猜不到,下一個三分鐘,將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
這是這個劇本最令人慾罷不能的地方。
所以拍攝起來,基本是按照一個又一個小轉折故事的方式拍攝——哈迪森警長自殺、廣告牌被焚燒、阿弗西婭·海切爾火燒艾比小鎮警局、洛克威爾拼死救回女兒安吉拉檔案……
第九十二場戲,是阿弗西婭因為火燒艾比小鎮警局,被小矮子救下,赴約晚餐,卻撞到了家暴·前夫帶著他十九歲的女朋友約會,而掀起的轉折波瀾。
“阿弗西婭是一個很複雜的人物,她並不是一個偉光正的主角,恰恰相反,她只是一個因為家暴而心理不健康的離婚女性。她沒有跟生活、跟自己達成和解,成為現在的索菲亞,而是索菲亞內心裡的另一個自己——她易爆易怒、不講道理、偏執又強勢!”
“導致她性格略微扭曲的元兇,正是他的前夫,一個有著家暴傾向的,GZ人員!”
“也因為她的性格缺陷,暴躁、偏執、強勢,使得她跟兒女之間關係並不融洽,尤其是女兒,互生怨懟!她與女兒發生的最後一次爭執,是因為不願意借車給女兒外出,也最終導致女兒的意外——那一場爭執中,安吉拉詛咒自己,希望我在路上被人QJ因為沒有接到車,而阿弗西婭更是憤怒表示,我也希望你在路上被QJ!”
“一語成讖,她無法原諒自己,所以將怒火轉嫁到了每一個與她發生衝突、阻攔她查詢真兇的人員身上,這是她迴避內心自責、愧疚、能夠繼續活下去的支撐動力!”
安吉拉這個角色,是漂亮國很多中低層階級人群中非常典型的青春期叛逆少女形象:三觀沒有成型、被狐朋狗友帶壞XD、自我、不服管教、把父母視為仇人。
這個角色,可以說是索菲亞女兒的翻版。
在交流中,索菲亞沒有避忌這個問題,不同的是,同樣是家暴、出軌。可對待女兒的管教問題上,索菲亞的前夫更有手腕,毫不留情將女兒送到私人戒毒所。
但背叛是一樣的。都嫌棄、厭惡母親——不用在於,索菲亞的女兒是嫌棄母親的無能、軟弱,而安吉拉是嫌棄母親的強勢、偏執、管教!
其實在說到這個問題,深處,會有人多延伸,比如:索菲亞寫安吉拉的遭遇,其實就是自己女兒的部分遭遇,只是她沒有發生意外,這也是索菲亞,能夠坦然的原因。
如果,不是因為安吉拉的死,她對於阿弗西婭將會是如同自己女兒的背叛?
這是一道偽命題。
但也因為這樣,索菲亞對於女兒的背叛,她則表示,“不在意了,也不會原諒。”
索菲亞:“就像是劇本里,安吉拉的結局,‘她’死在了我對她最愧疚、最摯愛的那一天!”
群演們都調整好了,整個餐廳氛圍感營造起來,夏鬱從監視器前起身,朝著他跟詹姆斯的位置,坐了下來,其餘演員相機相繼進場,或者預備進場。
“燈光組就位”
“道具組準備就緒”
“演員組準備就緒”
“攝影組就緒!”
莊菱確認無誤,拍手:“場記打板!”
“《阿弗西婭·海切爾》第九十二場、第一幕、Action!”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