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批判(求月票)
電影結束。
戰火四起時凝重、窯姐出現時教堂如同這座破碎古城最後一隅樂土……如果說中期秦淮河的這一群窯姐的到來,給教堂孩子、教堂男人、幾個jun人帶來了多大的衝擊,好像真有一個“秦淮河”的歌舞盛世落到了教堂的地窖,那麼……她們後期悲壯的犧牲——就有多悲壯。
趙玉墨的倖存,可能就寓意著那個時代女性的終得以苟延殘喘……
但她們好在都度過來了!
她們拼命的反抗。
也終於迎來了救贖。
陳檸貝齒落在唇上,眼眶裡是滿滿地感慨、溼潤。
趙玉墨搖曳著身姿消失在人群中,就像是那個悲劇的時代落下帷幕,但她身上的傷疤,就像是戰火的烙印、不僅僅落到她的身上,同時也落到了在場的每一個觀眾身上!
當然了,看完這部電影,讓陳檸感慨的不單單隻有趙玉墨一人。
耳邊響起電影最後的落幕隱約,她想到了很多的人。
戴濤從港口返回,看到的那個小士兵……他能倖存嗎?
答案誰也不知道,但又好像誰都能得猜到……
還有戴濤跟趙玉墨夜遊教堂……李家官、王浦生、還有豆蔻——
王浦生跟豆蔻,應該是整部電影,唯一一對正式的CP,但過程有多甜,兩人結局就有多……
豆蔻的死,是全劇表現最慘烈的一幕……鮮血噴濺一瞬間,陳檸揣緊的手掌裡。血液都似乎被那慘烈的一幕,凍住了,有幾個剎那停止流動的感覺!
一切,都過去了……但這場慘烈的戰役,毫無疑問,將刻在華夏人民骨子裡!
陳檸摘下眼鏡,擦拭淚水,她今天來就預感到了這一幕,所以沒有化妝,不過……這比《治癒》的時候,要好很多,更是多悲憤、憤怒!
至於趙玉墨的一首“秦淮景”,也是顛覆性的,跟春晚崑曲是兩個不同樣子,但同樣精彩的表演——一個是戲曲花旦式的表演,一個是風塵女子的救贖演繹……
但毫無疑問。
看完《金陵祭》,陳檸對於夏鬱那股熱愛,更加熱忱。
當然了這件事都要放到心裡,因為夏鬱‘佛系’的緣故,底下粉絲,也標榜自己理性、佛系。
實際上一個個內心都跟她差不多的,都有一股藏在心中的由衷喜愛,要被發現了,可是要被“批判”的!
這也是夏鬱粉絲們一個比較可愛的地方了。
想到這,陳檸忍不住會心一笑。
放映廳內燈光亮起。
在場觀眾看著站起身的一批主創人員,皆報以雷鳴般的掌聲。
《金陵祭》無疑又是一部經典電影,它脫胎於“莊式電影”,有著莊式電影對於人性的揣摩、時代的控訴,但又以一個新的、另類的視角,講述與以往大多數抗戰題材的電影都沒有運過的“風塵女子”的視角,去揭露戰爭的醜陋、罪惡、從而引發的救贖!
畫面最後定格在孟書娟從玻璃槍口看著十幾個窯姐闖進威爾遜教堂的一幕,莊和帶領一干主創團隊重新回到了臺上,兩個多小時,眾人還恍惚,不就是前一刻?但一切都好像不太一樣了,看莊老爺子的目光,仍然還帶著敬重,但看夏鬱,是真真正正帶著一份驚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