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帥嘛。”
夏鬱給這小兔崽子評價。
一米八八的身高,跟夏鬱六七分的相似面孔,但更加堅毅。
本來十八歲的年紀就充斥著大男孩的陽光,換上西裝,整個就像是大男孩朝著男人大踏前進了一大步,堅毅裡帶著一股競放的男性、荷爾蒙——站在那裡,悶聲不吭。
幾乎就是小說裡描述的禁慾系男主【請自行補腦丹尼斯吳。】
大概也就夏鬱幾個親人覺得,“這小子終於長大了!”
而別說是店裡的西方美人,看著夏軼想要搭訕,別說趙歆薈這即將成年的小姑娘都看得有些害羞,就是溫穗都突然心跳漏了一大拍!
盯了好半晌,“嘶!這臭小子怎麼突然就這麼帥?!”
等再看夏鬱的時候,已經有丁點的不好意思了。
嘶!
我怎麼能對老婆的弟弟流口水?
不行,絕對不行。
再說了。
我都二十六了。
他才剛滿十八。
不合適。
絕對不合適。
此外就是老夏同志,雖然不及夏軼矚目,但要放在娛樂圈,那妥妥就是“叔圈頂流男神!”
張雲澤幾個見到這一家四口,都禁不住感慨,“夏老師,你們老夏家這顏值太離譜了,要都進娛樂圈,那都沒我們這些人什麼事兒了!”
老夏同志這邊就笑笑,沒當一回事兒,主要是他心思跟鬱蘅差不多。
看著突然“長大”的夏鬱,“怎麼就突然張大了呢?”
“要哪天被哪個臭小子拱走了,我捨得嗎?”突然就更難過了。
柏林電影節紅毯儀式前的小插曲~
紅毯大秀,還是要走的,哪怕柏林電影宮外的紅毯大道冷的不行。
作為本次電影節“開幕影片”以及評審團主席,《金陵祭》主創團隊幾乎算是壓軸的位置。
這在柏林電影節上史上,是極為罕見的,以華夏隊伍為壓軸。
當即出現諸多質疑聲,“華夏電影團隊作為壓軸出場?”
但當眾人得悉,這部影片導演乃是“莊和”,當莊和這兩個字放出來,就再沒有了“質疑”。
哪怕過去了十幾年,二十幾年,但對於走光影一道的歐洲電影圈人而言,《逃生》、《血梅》在他們的光影教育史上,都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位導演值得他們敬重!
柏林電影節只允許申請參與、或者受到邀請的電影團隊人員登臺,條件本來就不寬泛,德意志本土電影團隊就佔了八成,再加上你那就十幾米的紅毯,天氣又冷,也不夠人爭妍鬥豔造話題的。
就不難明白,為什麼會被稱之為三大國際電影節“最低調紅毯”了。
你再看看人家戛納電影節來者不拒的,稍微有點關係,網紅都能走一遭的超長紅毯,影響力和關注度水漲船高——也不影響人專業性。
以至於。
相比聲勢浩大戛納電影節,國內關注這場盛事的就不算多了。
而這為數不多的觀眾裡。
還有超過一半都是衝著夏鬱、衝著《金陵祭》而來。
而在國內記者、媒體工作室的努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