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探班2(求月票)
那邊戴承弼也給衛靜城遞了一杯,兩人都是導演,在圈子裡不可能不認識,雖然不算熟稔,一個混的是帝都圈子,一個混的魔都圈子,但因為程志清的關係,關係還不錯。
不過,要用戴承弼的話說:“也就那樣吧!”
衛靜城比戴承弼大不了幾歲,路子卻比他正的多,也傳奇得多。
從他二十五歲創立衛靜城工作室,此後十五年,小熒幕就是他衛靜城的天下,部部精品,拿獎極多。
跟莊和那幾座大山相提並論,還有點遠,但同齡人中,他就是那座難以跨越的高峰!
就連遲衝、陳川幾個比他大不少的知名導演都為其馬首是瞻,就可以想象到這位的能力了。
有衛靜城作對比,老戴私底下沒少被程志清訓斥,妥妥的別人家的學霸,他能看得他順眼就奇了怪了。
戴承弼私下底,可沒有導演那副派頭,就跟個普通的文藝青年差不多,看到衛靜城這種正劇導演,心裡指不定在較勁兒呢,嘴上還是很和善,“好說好說!”
轉頭夏鬱就聽到老戴暗戳戳跟她咬耳朵,“我這種偏門的小導演,哪敢跟他衛大導演合作嗷~”
夏鬱忍不住低頭憋笑,曉得十有八九,程志清沒少在他耳邊嚼。
其實衛靜城也就是碰上了好時機,而且,電視劇行業壓力沒有電影行業那麼大。
說句不好聽的,現在這個時代,已經不是演員的時代,它是流量的時代,只要請對人了,靠著‘明星’的流量,再爛的電視劇,只要不涉及關鍵性問題,能過審,那它就有掙錢的機會——廣告商贊助、版權收入、相關周邊收入。要是拍的好,就更容易出頭了。
電影行業則不然,尤其是文藝片、劇情片,它是完全就是看觀眾,如果沒有觀眾願意走進影院,票房、口碑都打不起來,那後期的版權,也很難賣。
也甭看程志清在那邊咬牙切齒,恨鐵不成鋼,發難老戴。
衛靜城跟《人均絕色》同期拍攝的劇情電影,也撲了,五千萬的投入,票房六千萬,虧了三千多萬。
電影春節檔上映的,夏鬱在壺梁一家子都去看了,拍的是不錯,就是題材確實就不是那種能夠賺快錢的。
拿獎這邊,因為投資商這邊,都是內地的,所以,也只能參與內地的電影獎項爭奪——而內地爭奪金雞獎,可是真不容易的,它是華夏含金量最高的兩個之一。
戴承弼那邊別看聽起來不咋地,《霧裡看花》國內雖然沒砸起水花,好歹拿過幾個國外獎項,海外版權也收回不少。
錢這一塊,這些年是賠了不少,但總共加起來,還沒衛靜城賠得多。
當然,主要是投資也沒那麼大。
不過轉頭老戴又嘚瑟的不行,就這幾天,票房雖然沒頭幾天那種勢頭了,開始呈現頹勢。畢竟題材這一塊,確實是比不上商業電影討喜。
就比如昨天,二十四小時票房只有九百萬不到,但九天下來,也是狂攬了一點七個億。
就算後期票房跟不上了,這部電影已經是大賺了。
要不是知道這些年,衛靜城身家不菲,他早就忍不住炫耀了。
此時,裡面的拍攝還在繼續,戴承弼就坐在衛靜城旁邊,用他的話說——跟衛導學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