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行人和車輛分別規劃在不同的道路上,以減少相互幹擾和沖突。
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既避免了相互幹擾,還可以減少交通擁堵。
此外,還能夠有效提高交通安全,行人走在路上都更安全。
更別說現如今用的都是畜車,馬啊、驢啊、牛啊、騾子啊,可是說拉就拉的。
牲畜糞便沒有及時清理走的話,人再一踩踏,那個環境真的是亂得不行。
這些可不是她臆想的,而是她在揚州,就多次看到過這樣的場面。
揚州那邊只上城區,因為有人實時清理情況稍微好點。
整個下城區,別提多亂七八糟了,路面常常都是泥濘不堪的,帶著一股揮之不去的腐臭味。
不僅環境髒亂差,還時不時發生馬車撞到人的情況。
馬車的車速雖然沒有現代汽車那麼快,但是剮蹭到人身上,還是很容易受傷的。
往往能坐馬車的又都是有錢有勢的,被撞的往往是窮苦老百姓,受了傷都無處可說。
現在金陵城還沒有這些情況,因為人和車都少。
但是未來隨著城市發展,人口和車輛都可以預期到會越來越多,她可不想辛辛苦苦建好的城市變成揚州那副模樣。
只是如果要做人車分流,那就要對道路再次進行改造。
這又要再投入一筆錢,她還得再好好權衡一下。
道路倒是不用拓寬,現在就挺寬的,只是需要用圍欄把人和車的道路分開。
分開倒是不算複雜,但是這樣分開後,日後就需要持續投入人力去做日常維護,要花費很多時間精力。
到底要不要做呢,有沒有必要呢,陶秋菊想得出神。
直到邊上的徐管事把手伸過來,她才猛的回過神。
“怎麼了老徐?”她詫異問道。
徐管事自知剛才自己說的話她是一個字都沒聽到,只得再重複一遍,“前面好像有什麼情況。”
陶秋菊聽了這話,凝神去聽,果然前面傳來一片嘈雜聲。
隨著“籲!”“籲!”“籲!”的幾聲,三輛馬車依次停了下來。
陶秋菊抓著邊上的扶手,緊急穩住身形。
等停穩了,才掀開前面的簾子,探頭往外看去。
“好像是有人在鬧事,攔住了我們的去路。”馬車夫老王街道道。
陶秋菊不由覺得奇怪,這處可正是集市尾巴處,有專人管理的,向來對於打架鬧事的處罰嚴重,怎麼還有人敢在這裡撒野。
她扶著車夫邊上的桌板,一把跳下車去,抬頭就看到同樣正跳下來的小徐縣令。
最前面的徐知詢那輛馬車也停了,暫時沒看到人是否下來。
兩人對視一眼,沒有說話,均快步往全面馬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