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120章 第 120 章 一更
當初湯氏一族在金陵剛安頓好, 湯顯通趕緊就找了來往商船,往北方帶去了信。
信是送給老友孟知淩的,也就是當初那個幫助他們一族辦通關文牒的孟縣令。
信的內容主要是報平安, 免得老友牽掛, 另外就是給了新的通訊地址,以便於能夠繼續通訊聯絡。
湯顯通只送了這樣一封信,其餘留在彭城的湯氏族人, 以及還有一些別的親故,則是都沒有再繼續聯系。
實在是當初得罪王家後落魄為難之時, 看透了太多人心。
在他看來,那些人都沒有聯系的必要了。
只孟知淩,兩人是同年, 還一起在洛陽治過兩年學,感情很是深厚,並沒有因為身份地位的變化而有任何變質。
所以後來湯顯通一找過去, 孟知淩二話沒說, 就答應了給他們辦事。
親自送了不少禮並搭上了很多人情關系,才總算是把湯氏一族這麼多的通關文牒辦了下來, 算是幫了大忙了。
當時孟知淩只交待他們去了南方好好生活,順嘴提了一句,說今後萬一有事情自己也算是有個地方可以去投奔。
但是後面那句話說得沒當真, 算是客氣的一句, 因為覺得壓根兒不會有那麼一天。
他在郯城做一縣之長,經營多年,地位可以說是很穩固。
所有的經營和關系都在當地,不到萬不得已肯定不會想著離開。
可是沒想到,這萬不得已的情況來得那麼快。
原來受到北方戰亂的影響, 郯城也很快就亂了起來。
戰火的蔓延使得這個原本寧靜的小城,變得一片混亂。
首先便是上面不斷發來的公文,要從加稅和徵兵,一道接著一道不斷加重。
剛開始孟知淩還只得按照上面意思去做,畢竟他只是一個縣令身不由己。
隨著時間的推移,孟知淩越來越感到內心的痛苦和無奈。
他看著治下勤勞善良的百姓們,被迫背負著沉重的負擔,生活變得越來越艱難,眼神中充滿了疲憊和絕望。
以至於到後面,他實在是做不下手了。
因為他知道,已經快要把百姓們壓榨幹了,實在不忍心把治下百姓全部逼上絕路。
所以對於後面的公文,他直接選擇視而不見,假裝不知道。
希望能就這樣混過去幾次,給百姓們一個喘息時間。
哪裡知道上面的申斥還沒過來,就被手下的林縣丞先告發了。
林縣丞逮著他這個態度,直接告去了邳州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