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29章 第 29 章 三合一順利賣田、族學……
一)順利賣田
看著袁小山兩兄弟狼狽離開, 湯大強拍拍衣角上的灰,沿著河邊的土路,快步向村尾自家走去。
推開院門, 只見滿牆的牽牛花已經全都謝了, 藤蔓上的綠葉已顯露出枯黃,昭示著生機勃勃的夏天逐漸消退,取而代之迎來了豐收的秋季。
這個時候院子裡最美的風景, 莫過於地上曬著的金黃稻子,在竹蓆上攤得很平整, 盡情享受著金秋的太陽。
每一粒稻子,都凝結著全家人的辛勤勞作。
因為把它們從田間收回家,實在是一個漫長而辛苦的工程, 無數次的彎腰收割,無數次的捶打脫粒,只有親身體驗過了, 才能真的懂得什麼是“粒粒皆辛苦”。
湯小米現在對每一粒稻子就非常珍惜, 比之她當初對頭發的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恨不得每一粒稻子都取上名字, 耐心翻動讓它們充分晾曬,守著不讓鳥兒靠近一步。
這個時代稻子的畝産,良田的話平均下來差不多二百五十斤一畝, 他們家十畝一共收得差不多二千五百斤生稻。
預計曬幹後去殼能得到的一千五百斤大米, 夠全家人吃十個月了。
一家三口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不用日日再去買糧食了,心裡安穩多了,前段時間的辛苦絕對是值得的。
幾個崽崽出去玩了,家裡只有陶秋菊和湯小米, 一個還在炮製藥材,另一個則悠閑地坐在樹下守著曬席。
而湯大強這急匆匆帶回來的好訊息,便是他們家的田順利賣出去了。
今天他一大早去鎮上正是去辦契書的,現在已經正式成交,拿回了賣田所得的二十五兩銀子。
這還是他們第一次見到古代的銀子,之前只有銅錢,一家三口關著門,圍在一起翻來覆去看個不停。
只見這銀子,和之前在古裝電視劇中看到的外形獨特、光鮮亮麗的樣子大不一樣,反而有一些黑不溜秋,甚至有幾個上面還有牙印。
他們卻一點都沒有嫌棄,這可是貨真價值的貴金屬,是一家人安身立命的依靠。
要不是二點五斤實在太重了,都恨不得日日貼身帶著,只得趕緊找個好地方好好藏起來。
這次賣田很順利,秋收過程中,他們家就放出了風聲,期間就不斷有人來找著要買。
因為他們家這五畝田靠近門前河,澆灌非常方便,土壤也肥沃,是遠近聞名的上好良田。
加上這一秋季大家都豐收,所以不少人家想著下一季繼續豐收的,都想要再買點田囤著。
最終他們選擇賣給了鎮上一個大戶人家,這戶人家姓王,據說和彭城的王氏家族有點關系,算是實力雄厚的,想必買了他們家的田對現金流沒啥影響,這才讓他們下定了決心賣。
期間湯望河多次勸說湯大強和陶秋菊再考慮考慮,只說上次製作竹椅子得了錢了,咋還不夠他們花銷買藥的嘛。
奈何他嘴都說幹了,湯大強和陶秋菊還是賣意堅決,甚至還反過來對著湯望河一頓勸說,勸他鼓勵族人們也賣一些。
說辭還是那一套,便是如今世道太亂,還是要多留一些金銀銅錢在身邊,對于田地這種不好攜帶的不要囤積太多。
為了避免自己被這舌燦蓮花的兩口子反勸,湯望河只得大手一揮趕緊給他們辦了過契文書。
其實中間湯大強和陶秋菊也猶豫過要不要賣,畢竟如今拿著錢,除了買藥材調理身體之外,並沒有別的t營生可以做,田卻可以種下去再收獲一茬,兩人如今深刻感受到這糧食可是好東西。
可斟酌一番後,實在是擔心夜長夢多,另外兩人也確實沒有信心能夠繼續耕種好十畝田,便還是堅決賣了。
這次秋收讓兩人意識到,這農活真的不是誰都能做的,實在是生産工具太有限了,讓習慣了現代各種工具的他們頗為不適,十畝田差點沒把他倆累死,後面要不是湯顯祖幾兄弟幫忙,到現在估計都還沒收回來。
現在他們家剩下的田只有五畝了,手裡的銀錢多了,一共二十六兩其中一兩是之前的積蓄),壓力一下子輕了很多,只覺得壓在頭頂上的烏雲都消散了。
而此時的下河村宋老爹家,心情卻被烏雲籠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