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71章
‘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儒家思想成為了封建統治的基礎,貫穿在政治、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
不僅如此, 還使得這片土地上的所有百姓有了統一的思想導向, 塑造了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 同時也抑制了其他思想學派的發展空間。
而古籍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翰林院收錄的無數古籍不僅反映了書籍寫成時期的思想還鞏固了文化傳承的連續性。
而篡改古籍則會使文化傳承出現斷裂與誤解、誤導學者的研究方向,必然也會引起學術爭論與混亂。
如果賀雲昭舉的例子那樣, 將‘存天理, 滅人慾’改成了‘存人慾順天理’, 其中的含義可是截然相反。
細碎的光芒透過太極殿的窗欞鑽了進來, 李燧被光晃了眼睛, 他不由得眯眼去瞧。
在光芒的若隱若現中賀雲昭跪在太極殿的磚石之上。
她將一本古籍鋪開, 神色凝重,眉宇間隱含著怒火,似乎不是為突如其來的‘文字災難’而怒,更像是因蠢人不顧一切的添亂而怒。
這種似曾相識的神色令李燧忍不住微微側頭,他視線避開賀雲昭過於明亮的眼睛。
賀雲昭蹙眉,她嚴肅道:“臣於昨日發現此本古籍上有不少被纂改之處, 此書單看表面不過是再正常不過一本古籍, 但臣偶然發現此書有種香氣,經過細致的研究才發現不少篡改之處。”
古籍篡改一般有三種作偽方式,第一就是利用遺留下來的雕版仿照筆跡重新刻印自己想要的文字。
第二就是挖補,刮掉原本的墨跡, 將周圍浸濕,填補上新的宣紙,再用濃墨謄抄。
第三種就是被賀雲昭發現的這種, 塗抹南洋香料將書籍做舊,製造出‘此書儲存了幾十年’的假象。
賀雲昭懷疑曾經‘二王謀反案’不是那麼簡單的兵變,不僅是從軍事上,二王也打算從思想上抹除先帝繼承皇位的合法性。
到時候便可依靠諸多古籍上的記載掀起思想爭端,並進一步抹黑先帝。
只不過先帝不過給他們任何機會,說讓他們死透透的就讓他們死透透的,逆黨餘孽連來日再鬥的機會都沒有。
古籍被篡改的嚴重性不言而喻,假如發現一本看起來是幾百年前的古籍,上面記載了一件事。
冠軍侯霍去病其實沒死,他是害怕功高蓋主被漢武帝忌憚於是假死脫身。
他於某年某地定居,還娶妻生子,如今霍家人就生活在某某山中的一個小村落,當初都是跟著霍去病到此地隱居的人。
信的人一定非常多,並且還會有人說看起來越離譜的事越有可能是真的。
一大群文人為此歡呼雀躍彷彿發現了什麼歷史冷知識迫不及待的將此事告訴給自己弟子,當作一個有趣的軼聞。
賀雲昭更加擔心的是,假如這些古籍真的流傳出去,那麼對一些文人的思想造成的沖擊將會導致十分嚴重的後果,思想上的變化才是最難以預料的。
就像有的皇帝迷戀於修仙希望能夠長生不老,有人吃丹藥把自己吃死了,有人卻選擇童男童女雙修,認為能夠進補。
賀雲昭眼神冷肅,她第一次認為先帝似乎還是太仁慈了,竟然縱容二王蹦躂了那麼久,早就該弄死這些闖禍水平驚天動地的蠢貨。
謀反就謀反,非要給王朝捅出個窟窿來,他們是拍拍屁股就去死了,倒是給後人留下了一堆麻煩。
李燧也心知此事嚴重性,他急忙傳召內廷侍衛統領吳是。
他招手,道:“賀修撰到朕身旁來坐。”
賀雲昭道一句是。
隨即起身走到皇帝旁邊的椅子上落座,古籍還捏在手裡,她將書遞過去,“請陛下細看,有錯誤的部分臣已經做好了標記。”
李燧接過古籍一看,一時間還真沒聞到什麼香味,只是在賀雲昭的提醒下來終於聞見了一點。
他此刻心中十分急躁,看著賀雲昭嘆一口氣,也來不及去解釋。
心中唯一掛著的一件事就是他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