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說起來,顏七娘和唐宓還有一點相似,那就是她們都曾經是神童。
只不過唐宓是京城乃至全國)範圍內的,而顏七娘只是在家鄉享有盛名。
慧極必傷,顏七娘幼時才能驚豔,身體卻不怎麼好。
到了八歲那年,更是險些救不回來。
顏家便請名醫給她醫治,總也不見好,還是當地某個道觀的女冠將顏七娘帶到身邊,又是醫藥調理,又是念誦經文,這才保住了她一條性命。
自此,顏七娘便在道觀住了下來,沒有出家,就是做個俗家弟子。
顏七娘及笄後,顏家有意將她接回來婚配,奈何她“病秧子”的名聲早就傳了出去,哪怕顏家是當地的大族,顏七娘又是嫡出小娘子,也沒有家世相當的人家前來求娶。
顏七娘是個心高氣傲的,自是不肯將就,幹脆喊出了“一心求學、終身不嫁”的話。
顏家不想讓女兒一輩子做個老姑娘,但拗不過顏七娘。家裡催的急了,她就直接搬到道觀去。
除了婚嫁這件事上十分堅持外,顏七娘其它的樣樣都好,長輩們根本對她生不起氣來。
顏七娘這一不嫁,倒是讓她的名氣愈發大了,才女的名聲更是不脛而走。
時間久了,不只是當地,乃至外郡的人也都知道了,顏家有這麼一位為了求學而不肯嫁人的大才女!
聞此訊息的人,都忍不住嘀咕:嘖嘖,這個顏家了不得啊,女子尚且如此好學,就更不用說顏家的男兒們了。
顏家最注重名聲,顏七娘用另一種方式給家族博得令名,家中的大佬們對顏七娘也都另眼相看。
有了長輩們的支援,家中再也無人嫌棄顏七娘,她一直快樂的單身至今。
這兩年顏家闔家進京,顏七娘自然也跟了來。
來到京城後,顏七娘才發現,京城人才濟濟、群英薈萃,她這個地方才女根本就不算什麼。
比她年紀小的有唐宓,比她年長的如蕭德音,個個都是名滿天下的才女。
這段時間,顏七娘過得並不如意,至少不如她想象中的美好。
幸好,顏家和李家成了姻親,也給了顏七娘揚名京城的機會。
李家次孫的滿月宴,顏七娘跟著母親與李家的親眷們打了照面。
她沒有跟蕭氏聊太多,而是將注意力投注到了唐宓身上。
唐宓正跟回孃家參加滿月酒的李敬芙聊得開心,忽然感受到一股熾烈的視線。
她扭頭看去,正好跟顏七娘看個正著。
說實話,唐宓對顏七娘的感覺有些怪異,倒不是說顏七娘本人有什麼問題,這種怪異的感覺源自於李壽的上一封來信。
李壽出征,照例帶走了幾只信鴿。
他們夫妻每個兩三日便會有書信往來,前日,唐宓收到了李壽的來信。
信中,李壽講述了自己在出征途中的種種見聞,當然不牽扯軍事機密,只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李壽又仔細詢問了唐宓的身體狀況,以及肚子裡寶寶們的情況。
在信的結尾,李壽猛不丁提了一句:可聘顏家表姑為靈均書院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