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籌備中的靈均書院有李壽,東廬書院被唐元貞接管,家裡的庶務也都交給了阿姜,唐宓直接進入到全職養胎模式。
每日裡吃吃睡睡,實在閑的難受就看看書,畫兩筆畫,日子過得很是悠閑。
起初,唐宓還有些不適應,自她嫁人後,就一直忙忙碌碌。
乍一閑下來,她渾身都覺得不舒服。
擔心東廬書院的年終考試,記掛家學的獎學金評定,還時不時的想著如何幫靈均書院找合適的女夫子。
唔,蕭德音是一個,這是早就說好了的。
而且這兩年,蕭德音沒有繼續遠遊,一直待在京城裡。
唐宓要開靈均書院的訊息一傳開,蕭德音便找上門來,表示:她可以兼任靈均書院的先生。
這樣的要求,唐宓歡迎來來不及,又豈會拒絕,當下便親自寫了聘書,誠邀蕭德音來靈均書院教書。
但偌大一個書院,不能只有一個先生。
唐宓又想到了當年母親給她請的那四位女先生,柳、許、魏、梁四位先生,都是有真才實學的。
唐宓出嫁後,四位先生也一直住在王家。
王家沒有適齡的小娘子,但王家的親朋故交有啊,唐元貞幹脆在自家建了個閨學,與王家相熟的人家紛紛將自家的小娘子送了來。
大家都知道,這四位女先生可是教出了唐宓這麼一個神童學生啊。
雖然,唐宓另有名師教導,但她的女工、廚藝以及書畫啟蒙,卻都是這四位先生的功勞。
從小唐宓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她的成功,也被不少人用來激勵自家的孩子。
而她的先生,也成為很多人追捧的物件。
所以,這幾年王家的閨學在京中也頗有些名氣。
不過,閨學到底不如正經的書院,四位先生也可以教授更多的學生啊。
唐宓便特意將唐元貞請了來,小心翼翼的說了自己的想法。
唐元貞一聽閨女想挖自己的牆角,卻並不生氣,笑著說:“當時也是家裡沒有小娘子,四位先生又都不是吃閑飯的人,所以我才想著弄個女學,好歹讓四位先生有些事兒做。”
當初唐元貞為女兒請來這四位先生的時候,便許諾要給她們養老。
她那時想得很好,日後就算女兒出嫁了,王家還有新一輩的小娘子,總不會讓四位先生沒事做。
可事情就是這麼邪門兒,趙七娘和長安兒子生了好幾個,就是沒能生個女兒。
唐元貞抱孫女的希望落空了,四位先生也沒了學生。
偏偏柳先生等人都是自強自立自尊的人,最不願做的就是吃閑飯。
唐元貞知道她們的性情,趕在她們提出離開前,找了幾個親友家的小娘子過來,臨時弄了個閨學。
一來,可以聯絡親友的感情;
二來,也是讓四位先生能安心待在王家。
現在有了更好的書院,唐元貞也就不想再弄什麼閨學。
就算以後有了孫女,也可以直接送到靈均書院。
別人不相信,唐元貞對自家女兒的能力還是非常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