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戶部,也是雷厲風行,連皇子、世家的面子都敢駁,真心不是個良善之人。
這樣的狠人,哪怕成了太監,估計也沒人敢嘲笑——不要命了啊!
李壽以手成拳掩在唇邊,“阿舅,那些事我都明白,您啊,就不用操心了。”
都明白?
安樂老郡王雖然八卦了些,但腦子不笨。
話說他不過是當今聖人的堂弟,卻能得封郡王,靠得就是聰明、識時務。
老郡王對於自己的特長也就是嘴上沒有把門的)很清楚,他看似是個大嘴巴的人,事實上,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他都很清楚。
老郡王更清楚,京中權貴都知道他的這個特長,卻總有人在他跟前說些什麼。
為什麼?還不是想借他這張嘴將某些事散播出去。
每次遇到這種情況,老郡王都會仔細甄別,確定這些話能說、且對自家無害,他才會去八卦。
而那些不能說、甚至沾都不能沾的事兒,他直接裝傻。
這次十八郎……
老郡王眯了眯眼睛,正好撲捉到李壽眼中一閃而逝的笑意,他瞬間明白了:得,十八郎這是想借他這張嘴啊。
等等,難道十八郎說的“不行”另有隱情?
老郡王似是發現了什麼大秘密,再次看向李壽的目光中滿是欽佩。
嘖嘖,李壽為了阻止別人往他跟前塞女人也算是煞費苦心了,連自汙的話都能說得出來。
老郡王並沒有往唐宓身上想,在他看來,李壽是不想讓來歷不明的人了混入自家內院。
可若是一味拒絕,又恐傷了人家的臉面,索性來個自汙。
相信只要李壽“不行”的事傳出去,定能讓那些蠢蠢欲動的人安分下來。
畢竟,“前程”重要,可名聲更重要啊。
為了榮華富貴就把家中小娘子塞給一個“太監”,這話能聽嗎?!
老郡王自以為猜透了李壽的心思,笑著點點頭,“成,你自己心裡有數就好!”
轉頭,老郡王便八卦兮兮的將這件事傳了出去。
幾乎是當天,戶部尚書李壽“不行”的事便傳得滿天飛。
連回孃家參加侄子洗三宴的唐宓都聽說了。
那個時候,唐元貞正拉著唐宓說話,“……我聽說長公主回來了?”
唐宓抱著胖嘟嘟的小侄子,滿心喜歡,聽到母親的話,隨意的點點頭。
“長公主怎麼說?”
唐元貞急切的問道。
“什麼怎麼說?”
唐宓滿臉疑惑,“阿孃,您說的是哪件事啊?是十八郎的生辰還是升遷喜宴?我跟婆母說了,將兩件事合在一起辦。”
看著女兒渾然不覺的樣子,唐元貞真是又急又氣,想訓斥兩句吧,又捨不得。
唉,兒女都是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