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唐元貞是個雷厲風行的人,端午節那天說要給唐宓尋兩個穩妥的人,沒兩天,她便選好,直接命人給送了來。
唐元貞送來的兩個人,皆是五十歲左右的年紀。
一個姓嚴,蘭陵人,唐家的世僕出身,家裡丈夫、兒女都在莊子上做活。
孃家祖傳的醫術,做得一手好藥膳。
另一個姓鄭,長安人士,早年戰亂,家中親人只剩下了一個女兒,女兒又早逝,只給她留了個外孫女。
還是唐元貞一次外出的時候,偶然救了她們祖孫兩個。
鄭媽媽曾在大戶人家當過侍女,學得一手好推拿。
唐元貞為了女兒,也是費盡了心思,嚴、鄭二人都是非常能幹的人,品性也極好。
唐宓對於母親的關心,自是不會拒絕。
熱情的招待了兩個媽媽,並讓阿姜妥善安置。
當天,嚴媽媽給唐宓診了脈,又跟小廚房的廚娘商量了一番,便開始給唐宓擬定調理的藥膳食譜。
而鄭媽媽也沒有閑著,每天早晚都會來上房給唐宓按摩。
還別說,這兩位果然厲害,只幾天的功夫,唐宓就覺得身體輕快了不少。
白天還是那般忙碌,可夜裡卻睡得格外香甜,精神也十分好。
李壽見了,又是高興又是自責。
唉,他不但讓貓兒受了勞累,還沒有及時幫她調理,多虧有岳母。
李壽對兩個婆子也很滿意,打賞了兩人不少紅包。
銀錢激勵是小,李壽的態度,讓兩個婆子確定,自己已經在李家站穩了腳跟。
兩個婆子安心了,使出渾身解數的繼續照料唐宓。
這日清晨,唐宓難得的睡了個懶覺。
李敬薇等三個小娘子被那箱子舊賬冊牽制住了,暫時沒有來上房,所以唐宓才能睡到自然醒。
吃了碗滋陰補肺的銀耳湯,唐宓洗漱完畢,披著長發坐在妝鏡前。
鄭媽媽拿著一塊特製的玉石刮板,輕輕的幫唐宓按摩頭皮。
通完了頭部的經絡,唐宓又熟稔的躺在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