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壽若是真能查出什麼,她李敬芝也算是幫夫君的堂叔報了仇!
十八郎,應該能查得出來吧!
李敬芝暗自嘀咕著。
阿嚏~
大朝會結束,李壽剛踏出正殿,便禁不住打了個噴嚏。
呃,這又是誰在罵他?
李立德?還是柳氏?
李壽很有自知之明的琢磨著。
就在他揉著鼻子,胡思亂想的當兒,平康郡王和三皇子笑盈盈的湊了過來。
“十八郎,政務要緊,可也不能忽略了身體啊。”
平康一副長輩的模樣,慈愛的說道。
李壽客氣的行了禮,而後才道:“多謝阿舅關心,我無恙。”
“戶部的惠民鹽迅的推廣開來,大梁的老百姓們吃上了低價質優的好鹽,這些可都是十八郎的功勞啊。”
幾年時間,三皇子不再是過去那個愛玩的少年,眼前的他,多了幾分沉穩與幹練。
這兩年,太子和二皇子爭鬥的厲害,三皇子兩邊都不參與,而是處處以君父為主,好一派孝順、厚道的好兒郎模樣。
聖人對三皇子也越來越喜歡,今年剛過了正月,便讓他去刑部歷練。
三皇子去了刑部,並沒有擺皇子架子,而是虛心跟刑部尚書、侍郎們請教。
跟同僚的關系也很不錯。
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便在刑部站穩了腳跟。
雖然沒有辦理什麼大案子,但每日裡整理往年卷宗,還真讓他找到了一兩件有爭議的案子。
如今刑部和大理寺正針對那兩件案子討論著呢。
不管結果如何,三皇子虛心、能幹的形象徹底樹立起來。
三皇子的母妃是四妃中的淑妃,不是世家女,而是出身勳貴。
因著這一層關系,三皇子和軍中的幾個老將關系也不錯。
他是個活潑好動的性子,年少時沒少騎馬、遊獵,簇擁在他身邊的也多為勳貴子弟。
這些年三皇子收了玩心,但跟那些小夥伴們的關系卻沒有疏遠。
三皇子長大了,那些勳貴子弟也個個成家立業,他們靠著門蔭,基本上都入了軍伍。或入虎賁,或入千牛,或入十二衛,官職都不高,但勝在有實權。
李壽過去沒注意,今天仔細一想,才猛然現,不知不覺間,三皇子已然有了這麼多人脈!
李壽不動聲色,暗暗將三皇子列為重點觀察物件。
面對三皇子的主動示好,他微微一笑,客氣中帶著疏遠,“三皇子謬贊了,這都是聖人的決斷。聖人仁愛百姓,才有了今日的‘惠民鹽’。”
“哎呀,十八郎,咱們都是嫡親的表兄弟,你這般客氣做什麼?”
三皇子眸光一閃,笑得愈親近。
李壽也不堅持,順勢喚了他一聲“表弟”。
平康見李壽油鹽不進,笑了笑,故意用抱歉的口吻說道:“十八郎啊,有件事,我要代你表姐給你道個歉啊。”
李壽已經猜到了是什麼,卻佯作不知,“什麼事?”
“唉,還不是那個李四郎即李其珏),眼饞你娘子的生意,攛掇你阿姊也開了個什麼布鋪,還弄了什麼娃娃機……”
平康直接將鍋甩到了便宜女婿頭上,一點兒心理負擔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