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在京城的就有十六房,每個房頭又不知有多少子孫。
再多的資源,也不夠這麼多人來分。
所以,除了嫡支,以及極少數的一兩房,其它十來個房頭的日子過得並不如意。
不少人家,除了一個高貴的姓氏,再無其它。
若非顧及鄭文淵的名聲,那些生活艱難的人家,估計都要去“賣婚”了。
與姜家聯姻,因為已經有了姜氏的先例,所以並不算丟人。
鄭家既能得到實惠,還不會落個“賣婚”的罵名,鄭家阿郎讓老妻說了幾次,竟也有些心動了。
鄭勳,也就是鄭寶鄭宛的父親,是個疼愛妻子、女兒的。
他覺得自己不能選擇出身,卻能決定自己女兒的命運。
跟李敬芝商量了一番,第二天,李敬芝便悄悄回了趟孃家。
當天下午,顧氏便派了個有頭臉的婆子,以李家的名義,將鄭寶和鄭宛接了過來。
這一住就是兩年。
堪堪躲過了一劫。
你以為這樣就天下太平了?
錯!
姜氏的好生養可是家傳的,她的母親一口氣生了五個兒子,而她的五個嫂嫂也都無比給力,每個人生了四到六個不等的兒子。
如此,姜氏的侄孫足有二十多個。
鄭家嫁了一個庶子所出的孫女兒,換回了一千兩黃金外帶一個京郊小農莊。
鄭家阿郎和姜氏都嘗到了甜頭,看看後院還有好幾個便宜孫女兒,跟姜家一合計,得,再選一個嫁到姜家吧。
而姜家最得寵的一個孫子正好比鄭寶兩姊妹大一歲,怎麼看都是她們兩個最合適。
姜氏盤算了一番,正想著怎麼跟顧氏打擂臺,好把兩個賠錢貨接回來。
偏巧李家就出了事,李其璜一家被趕出了李家。
顧氏這一走,鄭寶鄭宛也就沒了靠山。
姜氏想著,因著李立德,李壽定然恨極李其璜,而鄭氏姐妹作為李其璜的外孫女,估計也不會受李壽夫婦的待見。
如此,她派人去接,唐氏應該很樂意把人打包送走。
結果姜氏滿懷期望的等了小半天,等回的卻是李家的拒絕。
“啥?李家不肯放人?”姜氏一雙三角眼登時立了起來。
堂下跪著的婆子在李家枯坐一上午,也積了一肚子的怨氣,聽姜氏似是動了怒,趕忙添油加火:“好叫太夫人知道,老奴去了李家,連李家娘子的面兒都沒看到,只一個毛丫頭就把老奴給打發了。他們根本就是沒把鄭家放在眼裡啊。”
啪!
姜氏順手將手裡的茶碗砸了出去,腮邊的肥肉抖了幾下,“好個李家,自家的事還擺弄不清楚呢,還插手管咱們家的事,我、我——”
姜氏左右看了看,喊了一嗓子,“來人,把李氏給我叫來!”
不多時,李敬芝跟著丫鬟來到了正堂。
姜氏看著她嬌美的面容,就忍不住一陣生氣,正要像往常一樣讓她去門口跪著,外頭忽然跑進來一個小丫鬟。
“太夫人,安西侯夫人派了人來,說、說要接六娘即李敬芝)回孃家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