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李其璜一家,更不是李敬菲這個人。
所以,就算是他們分家出去,也不與鄭氏姐妹有太大的關系。
鄭寶和鄭宛眼底閃過一抹光彩,難掩驚喜的看著唐宓,“舅、舅母,您的意思是——”我們能繼續留在李家?
唐宓笑了,“李家永遠都是你們的外家,只要你們願意,可以隨時住在這裡。”
李其璜跟李其琛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李壽將李其璜一家分出去,更多的是因為李其璜血統太過尷尬。
而李其璜的子女、乃至孫女、外孫女,李立德的血脈已經被稀釋了許多,沒有必要太過針對。
如果可以,李壽甚至會繼續庇護、幫扶他們。
李壽和唐宓都不是涼薄、自私之人,該報的仇已經報了,恩怨徹底了結,就算李祐堂不提點,李壽也不會遷怒太多人。
“多謝舅母!”
鄭宛哽咽著吐出幾個字。
鄭寶也眼眶裡帶著淚。
她們,真的不想回鄭家啊,至少最近兩三年裡不想回去。
命人將鄭氏姐妹送回去,唐宓看著她們的背影若有所思。
“阿韓,你去打聽一下,鄭家到底有什麼問題。”
為了會讓鄭家姐妹懼怕如斯?
阿韓答應一聲,抓了把葡萄幹就出去了。
待到掌燈時分,阿韓就蹦蹦跳跳的回來了。
李壽一早就去了衙門,已經命人送了信兒回來,說是今天估計忙到半夜。
唐宓便一個人用了暮食。
用完飯,唐宓端著杯茶湯,將阿韓叫到近前。
“娘子,還真是應了那句話‘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啊。”
阿韓果然不負“小八卦”的盛名,哪怕李家舊僕大換血,她也能有辦法從鄭寶身邊的丫鬟那兒套到訊息。
“鄭家是鄭相公家的旁支,前朝末年,鄭家塢堡被亂兵包圍,險些被破城……”
這種情況,在前朝末年非常常見。
唐家的塢堡便是被亂兵所破,唐複禮的幾個兒子全都被亂兵所殺。唐複禮絕望之下,不想自家的東西被那些該死的賊兵沾染了,幹脆一把火把塢堡給燒了。
鄭家比唐家幸運一些,就在塢堡即將被攻破的時候,一支義軍殺到,救下了整個鄭家。
領隊的校尉姓姜,別誤會,不是天水姜氏的子弟,而是跟王鼐一樣,都是泥腿子出身的平民。
姜校尉擊退了亂兵,還給鄭家留下了最寶貝的糧食,讓鄭家得以從亂世存活下來。
鄭家是名門,受人恩惠自當要報恩。
待時局穩定後,鄭家阿郎便找上了姜校尉。
姜校尉見鄭家說得真誠,便提了句:他有個小娘子,從小傾慕世家。
得,鄭家阿郎明白了,也沒相看,從幾個兒子中選了一個,直接配給了姜氏。
很不幸,這個兒子便是鄭寶的祖父,姜氏也就是鄭寶的祖母。
姜氏出身農家,目不識丁,也沒學過什麼規矩,嫁入一等世家鄭氏後,沒少鬧笑話。
不過,她是鄭家的恩人之女,鄭家上下對她都十分包容,這也縱得她愈發潑辣、蠻橫。
有個粗鄙、不講理還重男輕女的祖母,並不是鄭氏姐妹不肯回鄭家的原因。
主要還是因為姜氏心繫孃家,覺得自己已經嫁入豪門,可自家還是個寒門土鼈。
她便想著提攜一下孃家的子侄們。
姜氏眼界有限,她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居然是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