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公開審理,所以,京兆府大門大開,大堂前的庭院裡擠滿了人。
李壽艱難的從人群中擠進來,行至堂前臺階上,他停住腳步,整了整衣冠,這才昂首進了正堂。
“十八郎,你的狀紙老夫也看了,上面寫的可都是真的?”
顧琰看到傲然站立的李壽,深邃的眼眸閃過一抹同情,沉聲問道。
李壽道:“句句屬實,且人證、物證齊全!”
顧琰嘆了口氣,在沒有看到那張狀紙之前,他也覺得李壽狂悖忤逆。
但仔細讀完狀紙,顧琰又覺得,他若是李壽,定會做得比他還絕。
如果事情真如狀紙上所說的那般,李立德確實該死。
只是,李立德已經年近九十,在古代,活得久了也是一種資本。
按照大梁律,似他這樣年紀的人,只要不是謀逆,殺人都可以讓子侄來頂罪,而他本人是不會受重罰的。
李壽想要給先祖報仇,恐怕、有些難度啊。
“老祖宗,慢點、慢點走啊!”
李其珏恭敬的聲音傳來,人群中閃開一條路,李景明和李其珏一左一右的攙扶著李立德,緩步踏入正堂。
“老壽星,請入座!”
在沒有定罪之前,馮裕對李立德十分客氣。命人搬來胡床,請李立德坐下。
李立德也不推辭,大馬金刀的坐了下來。
馮裕見雙方已經到場,一拍驚堂木,“升堂~~”
圍觀的人群紛紛安靜下來。
馮裕先看向李壽,“李壽,你有何冤屈,仔細說來。”
咦~~
不對吧,李壽告嫡親祖父,相當於以下犯上,按照律法,不管有理與否,都要先要打李壽二十大板啊。
怎麼馮京兆沒有依律施以刑罰?
院內以及大門外的吃瓜群眾們都有些意外,他們跑來看熱鬧,不少人都是想看“不肖子孫”李壽挨板子的。
結果,馮京兆竟是連提都沒有提,就更別說處罰了。
圍觀的人群只是小聲嘀咕,而李其珏則是叫嚷出來,“馮京兆,這不對吧,李壽以下犯上,按律——”
還不等他說完,馮京兆就拍了一記驚堂木,“你是何人?”
李其珏被噎了一下,而後挺直腰桿,朗聲道:“某李其珏,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