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正如幾十年前,這天下還是蕭氏的祖父明帝做皇帝的時候,他的手中有一支特殊的軍隊——錦衣監。
錦衣監的錦衣使者專門為明帝探查天下隱秘,監控百官及百姓言論。
錦衣使者無孔不入,他們的身份更是各式各樣,除了他們的上司,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的真面目。
大梁的錦鱗衛就是在錦衣監的基礎上演變而來。
當年老祖宗做下的那件事,瞞天過海,騙過了所有人,卻仍然讓錦衣監發現了蛛絲馬跡。
只是因為這是李家的家務事,明帝並沒有在意,也就沒讓錦衣使者繼續查下去,只略略在錦衣監的記事簿上記了下來。
而蕭氏的舅父,便是錦衣監主簿,專門負責整理、保管記事簿。
當時他見這樁李家秘聞很有趣,又不牽扯朝政大事、軍事機密,便將此事悄悄的記在了自己的手劄上。
後來,這份手劄便落到了蕭氏手中。
詳細翻閱了手劄,蕭氏才知道,李家老祖宗竟這般膽大妄為、惡心齷齪,為了徹底掌控李家,居然做出這等沒人倫的事!
李敬薇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哦,所以不管十八哥哥在外面多麼風光,回到家裡,還是要事事聽從老祖宗的安排?”
李家的其他人亦是如此,哪怕李祐堂已經住到了百忍堂,只要老祖宗一句話,他依然要將地方騰給李祐明?!
蕭氏微微一笑,道:“沒錯。”只是她很期盼,面對如此強勢的老祖宗,李壽兩口子會有怎樣的應對。
李壽夫婦的應對,就是以不變應萬變。
所以,當心亂如麻的李祐堂找李壽過去說話的時候,李壽淡然的對他說:“阿翁,《氏族志》即將成稿,您還是專心忙這件事吧。”
李祐堂瞪了李壽一眼,“《氏族志》要緊,還是家裡的事要緊?”
哦,他在外面努力把李家留在甲等,結果後院卻起了火,一個弄不好,李家都不是他的了。
那、那他這般辛勞,豈不是為他人做了嫁衣?!
李壽心裡嘆口氣,唉,被老祖宗“教導”這麼多年,自家祖父已經徹底沒了李氏子的驕傲與骨氣,更沒有顧全大局的心胸,反而像個斤斤計較、只盯著自己一畝三分地的婦人!
“阿翁,老祖宗只是身體不舒服,他人還沒糊塗呢。”
李壽不得不把話說得更明白些,“《氏族志》一日不頒行天下,老祖宗就一日不會安心。您參與編纂工作,每天只需去老祖宗處回稟編纂程序,說一說其它幾個世家是如何不把沒有宰相坐鎮的李家放在眼裡,老祖宗便不會徹底偏向二叔祖。”
這世間,沒有人比老祖宗更在乎李家是否還是甲等世家。
因為這關乎著老祖宗的日子過得是否舒坦。
李家若是跌入二等,老祖宗將會比誰都痛苦。
李祐堂跟老祖宗做了快七十年的父子,自是很瞭解這些。
之前不過是他一時情急,將這茬給忘了。
這會兒李壽一番提醒,他也回過神兒來,連連點頭:“對、對,十八郎說得沒錯。”
他還要參與編纂氏族志哩,還要為李氏爭取地位,對老祖宗、對整個李氏宗族,他還有用。
而李祐明有什麼?
哈,一個攀上郡王的兒子,能給李家帶來多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