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宗族裡最不缺心思活泛的人,這些人最擅長察言觀色、聽風辨雨,眼見老祖宗這般,不禁開始腦補起來。
憑良心說,李祐堂和李祐明都不是多麼出色的人。
李祐堂沉穩、只能守成,而李祐明靈活、凡事都喜歡走捷徑。
兩人都不是最完美的繼承人,老祖宗和族人們更多的還是看他們的後輩。
李祐堂靠著李壽完勝李祐明。
但李祐明的兒孫們也不全是酒囊飯袋,幾人中間,不管是才智還是魄力,李其珏最出色。
雖然李其珏被放逐,官職也丟了,但不知怎的,本該在莊子上靜養的他,竟攀上了安康郡王鄭宣。
鄭宣是聖人的堂弟,為人疏闊、俠義,在朝中頗有俠王之稱。
庚辰之亂時,他並沒有攙和進去,反而旗幟鮮明的站在聖人這一邊。
聖人對鄭宣的觀感不錯,又看他能力還不錯,便讓他統領右威衛。
有了兵權,且負責京畿防務,鄭宣卻沒有絲毫的膨脹,為人處世還跟過去一樣。
他還十分配合平陽長公主,對二皇子一系的拉攏,沒有絲毫心動。
這讓聖人愈發滿意。
大梁少有的實權王爺,能與他攀上關系,哪怕是李其珏這樣的鹹魚,也能華麗翻身!
這不,聽聞訊息,老祖宗便發了話,讓李祐明把李其珏從莊子上接回來。
那些善於揣測老祖宗心思的族人們,卻誤以為老祖宗真的厭煩了李祐堂的無能,想改立李祐明做繼承人。
這麼一猜度,那些人便有些惴惴。
想去東廬書院的,也都紛紛停住了腳步。
看看,他們還是再看看吧。
畢竟現在的李家,還不是十八郎夫婦做主。
他們想要繼續在李氏宗族待下去,還不能得罪老祖宗。
家學什麼的,也能讀書,對吧!
唐宓恍然,“我說呢,李家那麼多適齡孩子,卻只有寥寥幾個人報名。”
李壽道,“這只是開始,我估計下一步老祖宗會讓二叔祖一家搬回大宅。”
“嗯,只有這樣,老祖宗才能玩制衡之術,”
唐宓也很清楚其中關系,淡淡的說道:“兩只幼虎爭鬥,老虎才能繼續掌控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