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得金孫的公婆更是大方的表示,除了歸還王氏的所有嫁妝外,還會另外拿出五分之一的家産給王氏做補償。
王家人如約來接人,可王氏看著白胖可愛的兒子,又捨不得走了。
當著李氏族人和王家人的面,鄭重表示,她要給亡夫守孝,要留在李家將兒子撫養成人。
見王氏無比堅決,王家人和李家人都不好再勸。
王氏的公婆心裡甚至有些竊喜,他們自知年歲大了,且因為獨子亡故而悲痛過度,直接傷了身子。
本來他們還擔心自己活不到孫子長大,如今聽聞兒媳婦要留下來,頓時鬆了口氣。
有親生母親護著,就算他們兩個老東西沒了,寶貝孫子也不會被人欺負了去。
何止是不會被人欺負啊。
因為覺得他們這一房可憐,自老祖宗起,李家上下對他們都很照顧。
其它幾房族人,做家長的更是整日裡對兒子們耳提面命:千萬別招惹十一郎啊,他可是九房的獨苗苗,若是出了什麼閃失,老子打死你都不夠賠罪的。
在這樣的教育下,李其琛這一代的兄弟們對可憐的十一郎無比照顧,偶爾有摩擦,也不敢動手,唯恐一指頭把人戳死了。
王氏公婆果然沒有等到孫子長大就先後亡故了。
王氏一個人帶著兒子,雖有族人扶持,但到底不如人家有丈夫、有公婆過得舒坦。
老祖宗以及幾個族老見王氏寡婦失業的,日子過得著實艱難,就格外照拂與她。
那時李家沒有分家,王氏母子都住在李家大宅裡。
李家住房緊張啊,似李壽這樣的嫡長孫都要跟堂兄合住一個院子,就更不用說別人了。
可王氏母子硬是被分到了一個獨立的院落,份例、四季衣裳以及各色開銷,都是標準的雙倍。
在家族的扶持下,十一郎順利長大成人,娶親生子。
但他們這一房彷彿受到了詛咒,十一郎剛剛做了父親,就在外出踏青的時候,不慎落了水,被救上來時就斷了氣,留下了母親、妻子兩個寡婦,和一根獨苗苗。
唉,太可憐了。連李家最刻薄的人,也不再眼紅九房的種種優待,暗暗的說一句“可憐”。
青年喪夫、中年喪子,王氏經歷了太多的磨難,早已磨煉得心如鋼鐵。
送走了獨子,又安排兒媳婦再嫁,王氏便一個人帶著孫子關門過日子。
這一回,老祖宗和李家族人們對九房不單單是照顧了,而是格外優待。
似柳氏這般有些小氣的人,對九房也不敢有絲毫克扣,送去的東西樣樣都是最好的。
柳氏怕啊,怕王氏一個不如意就去哭祠堂。
沒錯,許是王氏受苦太多,守寡的孤寂生活磨得她的心都有些扭曲,早不複當年那個嫻靜淑雅的世家貴女模樣。
反而變成了一個斤斤計較、敏感涼薄的市井潑婦。
但凡是讓她覺得自己受了委屈,受了薄待,她就一個字,鬧!
不把得罪她的人鬧得跪地叫祖宗,她絕不會善罷甘休。
啥,你說不縱容她一個瘋婆子,那王氏下一刻就能抱著唯一的孫子去祠堂撞牆。
對於這樣不怕死的潑婦,老祖宗都怵頭。
所以,這會兒看到是她在哭,老祖宗心裡滿屏的臥槽:誰又招惹她了?賊孃的,大過年的都不讓老子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