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也堅韌要強,聖人見了稀罕得不得了,直說又是一個鄭攸寧。
因為平陽的關系,王十九娘和王二十二孃一落地便有了誥封,分別是安寧郡君和平樂郡君,食邑三百戶。
她們的誥命可比唐宓當年那個常樂縣君強多了。
唐宓只是空有封號,而王家姐妹卻有實打實的食邑。
這樣的待遇,連親王嫡女都未必有。
足見聖人對平陽的看重。
“……那兩個丫頭你也是熟識的,性子也都瞭解,”
一路上,李壽跟唐宓講述自家的兩個妹子,最後總結道:“且你這般好,她們只有喜歡的份兒。”
斷不會像李二十四娘那樣拎不清。
相較於蕭氏所出的一子一女,李壽跟王家姐妹更親近一些。
王家姐妹也十分依賴他這個兄長,兄妹間的感情非常好。
唐宓與李壽相知多年,自然知道這些情況。
她微微一笑,“我也喜歡十九娘和二十二孃。”
聰明的小娘子,長得又好,唐宓當然喜歡。
說話間,馬車停了下來。
公主府的管事早早的守在了門口,平陽雖然知道兒子不會這麼早來,但還是不放心,一大早便將人打發出去了。
管事正跟門房說著閑話,忽然看到熟悉的馬車,抓起帽子扣到頭上,急急的趕了出來。
“哎呀,我的十八郎,您可算是來了。”
管事喜滋滋的將十八郎迎下馬車,然後又跟唐宓見禮,“見過十八娘。”
唐宓淺笑著點頭。
“王家叔父和阿孃都在?”
李壽挽著唐宓的胳膊,徑直往院內走去。
“在,都在。”管事恭敬的綴在他們身後一步遠的距離,邊走邊說。
不多時,李壽便熟門熟路的來到了中堂。
平陽和王顯夫婦高坐正堂,王十九娘和王二十二孃坐在右側下首的榻上。
“兒請阿孃安!”李壽和唐宓齊齊向平陽行禮。
平陽抹去眼角的水光,高興的連連點頭,“好,好,佳兒佳婦。”
說著就命人捧上見面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