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說了,只要答應胡人的條件,他們就會退兵。
大梁仍是梁人的大梁,胡人不會霸佔不走,畢竟他們是遊牧民族,難道你還想讓他們老老實實的種田?
左右不過是每年給胡人一些好處,當年先帝與胡人結盟,不也給胡人進了幾年的貢嗎。
退讓什麼的,不過是權宜之計,不丟人!
“開門揖盜又如何?反正‘盜’的又不是他們世家的財産!”
李壽也滿口譏諷。
雖然他是根正苗紅的世家子,但自幼被土鼈舅舅撫養長大,骨子裡還是土鼈思想。
且那些世家破壞的是他阿舅的利益,是他至親至敬之人,他如何不惱?
“李家——”唐宓忽的想起一事,低聲問道:“他們沒、沒攙和這些事吧?”
不管李壽和家族的關系如何,在世人眼中,他就是李家人。
李家若攪合進了這些爛事裡,將來李壽定會受影響。
李壽愣了下,旋即笑道:“祖父不是個糊塗人。其實,那些被秦王拉攏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二三等世家,或是幹脆沒落的家族。”
雖然世家不看重朝代更疊、皇帝變換,但真正的一等世家行事十分謹慎。
他們或許會投資,會冒險,但不會傾全族之力。
比如顧家,他們家的顧琰是首相,那麼嫡支這一支就是妥妥的帝黨。
這次秦王拉攏世家,倒是也拉攏了顧氏,只不過是顧氏的旁支。
這樣一來,如果秦王成了事,顧氏便是新皇帝的功臣,顧氏依然榮耀。
如果秦王敗了,那也只是折損了一個旁支,與龐大的顧氏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李氏亦然。
“……是我祖父的堂弟,雖然他們還住在顧氏大宅裡,但跟嫡支的血緣已經比較遠了。”
李壽緩緩的說道。
他的表情有些複雜,這位堂親選擇了秦王,除了自己想投資外,未嘗沒有家族大家長的授意。
“看來你們李家要分家了。”
唐宓也不知該如何安慰李壽,嘆聲說道。
“是啊,待事情了結,京裡還不定多少世家要分家、分宗哩。”
想到自己都要造阿舅的反,李壽的心情便有些低落。
“剛才你說京城被胡人團團圍住了?”唐宓見李壽情緒不對,忙轉移話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