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蕭貴妃從高高在上的皇家貴女變成了亡國破家的孤女。
就在嬌花險些碾落成泥的時候,鄭宥出手了,悄悄將蕭貴妃接到了自己家中。
沒多久,鄭宥便多了一個姓蕭的侍妾。
那時,誰也不確定先帝對前朝皇族是個什麼態度,否則李其珏也不會冒著名聲受損的危險而殺妻滅子了。
鄭宥身為新朝太子,卻在這麼敏感的時期保護蕭貴妃,足見他對蕭氏的感情有多深。
幸好先帝寬厚,對前朝皇族不但沒有趕盡殺絕,還格外的優待。
蕭貴妃這才重新走到了人們的視線中,但到底底氣不足。
直至鄭宥登基為帝,冊封蕭氏做了四妃之首的貴妃,蕭貴妃才又恢複了往日的尊榮。
接著,蕭貴妃為鄭宥産下皇子,鄭宥幾乎把他們母子捧到了手掌心。
鄭燁深受聖人寵愛,他身上更是流淌著兩朝皇族的血,身份只比太子低那麼一丟丟。
在朝堂上,還有一批前朝舊臣跟隨,儼然形成一股不亞於太子的勢力。
尤其是近兩年,鄭燁年歲漸長,顯露出了不凡的能力和才華。
聖人交代給他的幾樣差事,他都完美的完成了。
這也是聖人寵愛他的第二個原因,沒有哪個父親不喜歡聰明能幹的兒子!
鄭燁在前朝嶄露鋒芒,也反過來成為蕭貴妃的底氣——當年華逝去、容顏老去,愛情什麼的也就淡了,有個能幹的兒子,反倒成為蕭貴妃最大的依仗。
在後宮,蕭貴妃的風頭極盛,連姜皇後也要退讓幾分。
按理說,丈夫寵愛、兒子能幹,蕭貴妃應該過得十分順心才是。
“該死的胡人,好好的,犯什麼邊?”
蕭貴妃打了個哈欠,恨聲罵著。
她的二郎已經十六歲了,聖人剛說了要給孩子娶個王妃,結果呢,正準備在各個世家的適齡小娘子裡挑選呢,胡人就跳出來鬧事了。
邊關告急,聖人忙著政務,哪裡還有精神給兒子娶新婦?
兒子的親事要延後,期盼已久的蕭貴妃如何不急?如何不恨罪魁禍首?
其實,最讓蕭貴妃心煩的,還不是兒子的親事,而是無憂散。
聖人下了明旨,禁止服用無憂散。
偏她已經對無憂散有了依賴,一日不吸食,一日便沒有精神,整個人都頹廢得厲害。
依著蕭貴妃的地位和財富,哪怕聖人全面禁止無憂散,她仍然有辦法弄到。
只是,蕭貴妃是個聰明人,她不想犯這種錯,更不願留有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