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也晚了。
那些世家不管心裡怎麼罵李壽坑人,到了春天,還是捏著鼻子派出子弟去參加科舉。
只不過,他們到底存著不忿,並沒有派出族中最優秀的子弟,而是在旁支中隨便點了幾個人。
李家原本也想這麼做,卻被李壽的一番話勸住了。
李壽的意思很明白,聖人極力推行科舉,考試選才的大勢不可阻擋。
李家式微,朝中並沒有多少高官,若是還是遵循舊制,靠推薦出仕,短時間內,李氏很難複興。
不如趁著這次機會,李家將族中最優秀的人才全都推出去。
李家識趣,聖人自然不會虧待。
只要族中子弟在朝中有了位置,何愁李氏不早日複興?
而且吧,這次是李壽挖了坑,李家也是受害人。
李家完全可以做出被不孝兒孫算計的苦主模樣,如此既能參加科舉,還不必背負“世家叛徒”的罵名?
畢竟,同時參加科舉的,還有其它的家族呢。
若要說背叛,也是大家一起背叛!
李祐堂聽了李壽的這番話,一個人坐在祠堂裡呆了三天,出來後,拍板:好,我們參加!而且會派出最優秀的子弟。
第二年春闈,李家最傑出的新一代幾乎是傾巢而出,除了李壽。
李壽表示,他已經有了官職,就不跟族中子弟爭搶名額了。
同一場春闈,李家派出的是精英,而其它世家則是一群旁支子弟、或是庶子,水平高低立見。
結果更是不出意料,李家二三十個子弟,竟無一人落榜,甚至還包攬了這一科的前三甲。
訊息一傳出來,世人無不驚嘆——不愧是趙郡李氏啊,明明不過是一賭局,隨便應付一下,還能奪得如此成績。
世人哪裡知道,李家從未“隨便”,“隨便應付”的是他的對手,那些自視甚高的世家們。
而那些世家們看到結果,也都傻眼了。
他們、貌似又被李壽給坑了。
李家成功踩著其它世家的肩膀,重新恢複了一等世家該有的榮耀。
隨後的結果,亦如李壽所說的那般,李家給力,聖人也沒有吝嗇,一口氣給考中科舉的二十多個李家子安排了官職。
李祐堂更是被聖人從養老的閑職直接提升為禮部侍郎。
雖然不是一部尚書,但對於沉寂十幾年的李氏而言,侍郎之位已經是最理想的職位了。
李家得了莫大的實惠,更重要的是,名聲再次響徹海內。
世人再次提及李氏,不再是什麼“沒落”,更不是李其珏“殺妻滅子”的傳聞,而是李氏不愧千年世家,底蘊和家學遠比其它世家來的厲害。
在這樣的風潮下,王懷淑的桃花詩也就不顯得那麼突兀了——雖然王懷淑本人平平,但她是李家媳婦,多年受薰陶,能寫一兩首驚豔的詩,也在情理之中啊。
“姑母真是有福氣。”王令佩不止一次的在心底感嘆。她今年馬上就十六歲了,可親事還沒有著落。
唉,真希望自己也能像姑母那樣嫁入名門,成為眾人羨慕的貴婦。
“二孃,您看,玉蘭花!”小丫鬟拎著花籃,跟著王令佩在桃花林中穿梭,忽然指著不遠處的一株花木喊道。
“咦?這玉蘭竟提前開花了?”王令佩也很是詫異,快步走到近前,枝頭上已經掛滿了花苞。而周圍則散發著淡淡的花香。
王令佩不由自主的伸出了手。
就在這時,忽的有人驚呼:“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