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李氏不知道,這種事一旦查出來,王懷瑾的仕途定會受影響?
還是她覺得,王懷瑾已經過繼出去了,受不受影響與她沒有關系?
既是這樣,她憑什麼打著王懷瑾的旗號擺平官司?
“兒子命人去查過了,事情倒不是很大,不過是侵佔民田,兒子已經讓人補償了苦主,並且跟京兆府通了氣。”
王令儀見母親氣得渾身發抖,暗道一聲不好,趕忙解釋道。
這兩年王令儀跟著先生四處遊走,著實見識了不少,也知道似李家族侄這樣的官司可大可小。
自己阿爹是朝廷命官,如今掌管一府的兵權,仕途正好,更不能在這種小事上有所欠缺。
所以,王令儀回京後,聽聞了這件事後,第一時間跑去善後。
所幸,京兆府馮裕是阿爹的舊相識,為官清正嚴明,卻也不是不懂變通的老頑固。
再加上王令儀及時補償了苦主,而苦主又立刻撤了訴狀,馮裕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將這件事抹平了。
“……阿儀處理的很好,”對於能幹的長子,唐元貞既欣慰又滿意,臉上的陰沉略略緩和了些。
“只是,兒子還是沒能將阿爹的名帖要回來。”王令儀揉了揉額角,對於那個名為叔祖母、實為親祖母的女人,他也很無奈。
唉,內心同情阿爹一百遍,遇到這麼一個坑兒子的阿孃,真心苦逼啊。
“無妨,這事兒等你阿爹回京後再說。”唐元貞眼裡閃過一抹寒光,嘴上卻無所謂的說道。
王令儀和王令齊對視了一眼,兩兄弟齊齊打了個寒戰,暗中為“叔祖母”祈禱。
他們的阿孃,說話時越是漫不經心、越是隨意,越表明她已經將這件事記在心底,早早晚晚會“回敬”過去!
“家裡還有什麼事嗎?”
唐元貞就是擔心家裡,這才留下王懷瑾跟下一任交接,自己帶著女兒先返回京城。
“其它的都是小事,唐媽媽已經處理好了。”王令儀趕忙說道。
“嗯,這幾日你們阿婆可有寄信給家裡?”唐元貞略略鬆了口氣,看來糟心的事也就那麼幾件。
“三天前我們離京的時候,曾經收到阿婆的信。信中,阿婆說,她和阿平已經在回京的路上,約莫再有半個月就能抵達京城。”
王令齊搶著回答。
王家除服後,趙氏便以禮佛為名,想去幾大佛教聖地遊玩。
王懷瑾和唐元貞不放心,且他們身為兒子兒媳婦,豈能讓母親獨自出行?
就算自己無法隨身服侍,也要派個年長些的兒女跟隨啊。
於是,王懷瑾便想讓王令儀兄弟中的一個跟趙氏一起,結果趙氏卻說,“不能耽擱了孩子們的正事那時李克己已經表示要帶兩個弟子外出遊歷),你們若實在不放心,就讓阿平跟著我吧。”
那時王令平剛剛四歲,哪裡能“服侍”得了祖母?
但王懷瑾和唐元貞也知道,王令平自幼養在趙氏跟前,跟趙氏這個祖母感情十分深厚。
由他陪伴,趙氏的旅途不至太寂寞。
夫妻兩個猶豫再三,最終還是答應讓王令平與趙氏一起出行,另外還增派了不少部曲和僕婦。
趙氏祖孫兩個一路向南,他們也沒有特定的目標,幾乎是走到哪兒玩到哪兒,兩年過去了,祖孫兩個簡直都玩兒瘋了,幾乎忘了“回家”兩個字怎麼寫。
還是王懷瑾擔心趙氏的身體,一封信接一封信的催促,趙氏這才意猶未盡的表示,今年端午前一定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