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貞給女兒請了女先生,如果柳佩玉也在王家的話,便能跟著一起上課。
不求她學成什麼才女,好歹多學些東西也是好的。
就算沒有女先生,能跟在唐元貞身邊學習一二,說出去,柳佩玉的名聲也好聽不少——名門唐氏,尋常人摸都摸不到的存在啊。
經過趙氏一番分析,王懷媛雖是不捨,但還是將柳佩玉留了下來。
柳佩玖和柳佩玉感情好,且小姑娘年紀雖小,卻很是機靈。
跟在柳佩玉身邊,很能排解柳佩玉這個敏感孩子的心事,王懷媛為了女兒好,也幹脆把柳佩玖留在了王家。
王懷媛則帶著柳佩玖的親娘離開了京城。
王懷媛走了,攬月閣算是空了下來。
這次王家搬新宅,唐元貞特意在中軸線附近,選了一個距離寸心堂和朝暉院都不遠的閣樓小苑,依然命名攬月閣。
跟王懷瑾商量了之後,唐元貞又去跟趙氏請示,而後才將唐宓打包搬到了攬月閣。
柳佩玉和柳佩玖也住在這裡,只是沒有住正房。
攬月閣,既然有個“閣”字,那麼它就不是普通的平房小院。
攬月閣一共有三層,每一層的佈局差不多,即三間正房,東西各兩間廂房。
一層的正房沒有住人,而是佈置成了待客的花廳,東側廂房是書房,西側廂房則是花房。
唐宓和柳氏姐妹住在二層。
唐宓住在中間的正房,柳佩玉則在東側廂房,柳佩玖便被分到了西側。
三層也沒有空著,放著許多唐宓的箱籠和藏書。唔,這也算是唐宓的一個小私庫吧。
別看唐宓只有七歲,她的私房真心不少。
父母給的,兄長送的,趙氏賞的,還有每年公中的分配。
哦,對了,還有宮中的賞賜。
別忘了,唐宓頭上還有個鄉君的封號呢。雖然品級不高,卻是有俸祿噠。
幾年積攢下來,唐宓大大小小的箱籠居然擺滿了東西兩側的廂房。
那日搬家的時候,柳佩玖看到那一堆堆的箱子,驚訝的嘴都合不攏。
尤其是丫鬟清點的時候,柳佩玖曾偷偷溜過去瞧了一眼。那口箱子裡又擺滿了小匣子,丫鬟拿起一個小匣子開啟,露出金燦燦的首飾。
嘖嘖,什麼赤金、什麼纏絲、什麼鑲寶、什麼銜翠……各式各樣的首飾足足擺滿了一大箱子。
柳佩玖略略估算了一下,單是那一箱首飾,就價值萬貫。
而唐宓那樣存放首飾、珠寶的箱子足足有三四箱。
更不用說還有那些瓷器、古玩、字畫……單單唐宓一個七歲的小女娃,私庫就能超過整個柳家!
那一刻,柳佩玖才深深的體會到,王家到底富貴到了什麼程度。
當然平時的吃穿用度,也讓柳佩玖感覺到了王家的豪奢。
只可惜這幾個月要守孝,家裡禁葷腥,飯桌上的飯菜也簡陋了不少。
饒是如此,也比柳家的吃食強上許多。
同樣是白粥,王家的白粥是上等粳米熬製,那米不是一般的香哇。
同樣是小菜,王家的小菜選用的都是最新鮮的蔬菜,經過不知多少道工序、加了不知多少調味料製作而成。
雖然不沾半點葷腥,但口感絕非普通醃漬的鹹菜所能比擬的。
在王家待了幾個月,雖然吃著守孝的“粗茶淡飯”,但柳佩玖居然胖了好幾斤,衣服都快撐裂了。
不過不要緊,唐元貞多周到的人哪,早早就發現柳氏姐妹帶來的衣服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