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堂屋,王懷瑾的心情很是複雜:父親要分家,是為了他好;母親不肯分家,是為了妹妹。兩人都是為了兒女,談不上誰對誰錯,可不知為何,王懷瑾的心裡就是有些別扭。
……
別扭的不止王懷瑾一個,還有李壽。
這日清晨,李壽又翹班來到了平康坊。
抽著李先生課間休息的當兒,李壽捉住了唐宓的小鬏鬏。
“二九兄,有心事啊?”唐宓一巴掌拍掉李壽的狼爪,歪著小腦袋問道。
李壽一臉苦悶,點點頭,“是有點兒麻煩。”
唐宓瞪大了眼睛,饒有興致的問道:“莫非李家人又為難你了?”
為什麼是個“又”字呢。
因為自李壽回李家,他那個只有三間屋的小院就很熱鬧。
叔叔嬸嬸、堂叔堂嬸、堂兄堂弟……李家不到二百個主子,竟有三分之一跑到李壽這裡刷存在感。
話裡話外的暗示李壽:親,你舅舅疼你,把你弄到了親衛,你的堂叔、堂兄、堂弟還有好幾個至今都沒有差事呢,不如幫個小忙,給你堂叔、堂兄、堂弟啥的也推薦個差事唄。
李壽又不是吏部尚書,更不是宰相,哪來這麼大的權利推薦人?
再者,大梁不比前朝,除了舉薦,還能考試。
除了每三年的朝廷科舉,各省部還有小範圍的招考。
李家人若是想入仕途,大可自己去考嘛,何必來為難他一個騷年?
心裡這麼想,李壽卻不能話說死,只能含糊應對。
是以,他的小院熱鬧依舊,這也是他不願回李家住的原因之一。
“阿翁要給我議親,已經看了好幾個人家,而我卻不想——”娶別人,所以,為難啊。
礙於自己的小心思,李壽說一半藏一半,可他這幅模樣落在唐宓眼中,卻成了另外一個意思。
唐宓眨著亮晶晶的大眼,略帶同情的看著李壽,“我明白了,你是不想讓你祖父操控你的親事!”
李家是什麼人,除了能忍之外,最著名的還是“審時度勢”。
李家結親家,就跟商人做買賣一樣,早早的把利弊計算清楚,然後挑最有利於家族利益的那一個。
而李壽,生得好、又有強勢的外家,如今仕途也有了,在婚姻市場上,妥妥的鑽石王老五。
李家手握李壽這麼一個好資源,定會想方設法的將他“賣”個好價錢。
可李壽是活生生的人啊,不是貨物,怎麼能任由李家如此糟踐?
但在彼時,宗法、孝道等重重壓制,李壽根本就沒有發言權,只能任由長輩做主。
唉,難怪二九兄會如此糾結、難過。
唐宓揉著細如凝脂的小下巴,腦子開始飛快的轉動。
不多會兒,她眼睛一亮,“二九兄,你真的不想成親?”
李壽點點頭。至少他現在不想。
唐宓沖著李壽勾勾手指,那得意的小模樣,彷彿吃了雞的小狐貍。
李壽湊到唐宓近前。
唐宓對著他耳朵輕聲說,“真笨!你怎麼就不學學先生?”
他們的先生,李克己,堂堂海內名士,今年都五十多了,依然未婚!
李壽瞬間明白了:何為名士?有才學、性曠達、不拘小節、遵從本心……靠,當名士果然好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