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族人又吆喝著要讓李壽認祖歸宗。
李其琛內心渴望兒子能回來,卻看不得族人們那勢力的醜陋嘴臉,更不想讓兒子覺得,他李其琛之所以認兒子是為了巴結鄭氏、重新連結與鄭氏的聯系。
但,仍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在家族利益面前,李其琛再一次屈服了。
鄭壽變回李壽,李壽卻依然住在鄭家的皇宮裡。
對此,李家人很有意見,但也明白這是先帝最大的退讓,他們見好就收,也就沒有繼續鬧下去。
當然李家人也沒有就此對李壽放手。
李家會時不時的往宮裡送東西,雖然不是什麼值錢的玩意兒,但重在一份心意。
好讓鄭家人知道,他們李家並沒有忘了李壽這個子孫。
也讓李壽明白,不管他住在哪裡,他都姓李,是趙郡李氏的子弟。
李家對李壽一直表現得非常熱情,除了李其琛。
過去十幾年,李其琛對李壽的態度很奇怪,內心明明非常疼惜、憐愛這個長子,表面上卻淡淡的。
從未對李壽展現過“慈父”的模樣,也從未表現出對李壽的關心和在乎。
很久以來,很多人都懷疑,李其琛是不是不待見李壽啊。
有時連李壽自己都覺得奇怪,明明他從父親身上感覺到了一種溫暖,可父親卻總是板著一副面孔。
雖然李其琛沒有打罵過李壽,但李壽總覺得他與父親之間隔著一層什麼。
不過……李壽也不在乎。
他有阿舅。
阿舅給了他最需要的父愛,李其琛如何,他已經不在乎了。
其實,李其琛之所以會這樣,根本就是不知該以什麼姿態來面對李壽。
“兒不知,還請父親明示!”李壽恭敬如常。
李其琛暗暗在心裡嘆了口氣,“你今年已經十七歲了,該說親事了。對此,你阿舅和阿孃可有什麼章程?”
若是換做次子,李其琛哪裡會這麼小心翼翼的詢問,直接就給定下來了。
可對李壽,李其琛只覺得底氣不足。
李壽心裡一跳,他早就猜到父親會跟他提這件事。
這些日子,他也正琢磨著怎麼把這事含混過去,只是還沒想到辦法,就被父親拎來詢問了。
自古以來,婚事講究的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如果李其琛覺得某家的小娘子好,他完全有資格直接將親事說定,然後給李壽操辦。
對此,就是聖人和平陽長公主也沒有話說。
更不用說李壽這個當事人了,他根本沒資格主導自己的婚事。
李壽暗自苦惱了好幾個月,他先是跟阿舅通了氣。
所幸阿舅是真的疼他,好容易才鬆了口,可以幫李壽拖一拖,卻不能保證拖太久。
畢竟李壽姓李,就是皇帝,也沒有插手臣子家事的道理。
“回父親,阿舅說,兒年紀還小,還需歷練兩年,待弱冠後再成親也不遲。”
李壽斟酌著措辭,緩緩說道,“至於阿孃,她說全憑兒自己的心意。”
李其琛眉頭微蹙,李壽這話的意思很明白了,鄭家兄妹不想李壽現在就議親。
唔,他們這麼說,到底是真的不想讓阿壽太早成親,還是信不過李家的眼光,覺得李家挑的親家不夠好?
“父親,兒、兒也覺得現在議親太早了,”
李壽覷了眼李其琛的表情,低聲說:“兒去年才入親衛,仕途剛剛起步,兒想等仕途穩定了,再尋親事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