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真是越看李氏越不順眼。
李氏才不管王鼎怎麼想呢,她有著自己的考量,“阿婉都過了十六歲了,眼瞅著就十七了,再過一年,她就十八了,那時再相看人家豈不是有些晚了?”
現在不定下,難道真要等到阿婉過了十八歲再相看?
而且就算是相看了,也不能一次就成功,沒準兒還要拖個一年半載的。
到那時,阿婉都多大了?
與其這樣,還不如現在就把親事悄悄的定了,待到孝期一滿,正好可以辦婚事。
再者,有這一年的功夫,他們也好暗中觀察一下程家四郎。
真若是有什麼不妥,也好有個反悔的機會。
李氏就王懷婉一個女兒,當然不會查都不查的就把女兒嫁過去。
李氏將自己的考量一條一條的分析給王鼎聽。
王鼎靜靜的聽了好半晌,不得不承認,李氏確實是為了女兒著想。
沉默片刻,王鼎道:“你真的看好程家四郎?二郎即王懷瑾)說的那個鄭家子,咱們就不再相看相看?”
有比較才有更好的選擇,何必這麼急於一時?
李氏搖了搖頭,“齊大非偶,郎君,咱們家不比過去,硬生生把阿婉嫁入世家,阿婉會受委屈的。”
王鼐死了,王家早晚要分家。
一旦分了家,他們二房就要搬出國公府,屆時,就不能打著國公府的招牌行事。
雖然世人都知道新任安國公是王鼎和李氏的兒子,可趙氏還在寸心堂杵著呢,豈會容許李氏恣意行事?
而王鼎,只是個從三品的雜號將軍,手裡又沒有兵權,在權貴遍地的京城真心不算什麼。
李氏正是清楚的認識到了這些,才會急忙給王懷婉定下親事。
好歹現在他們二房還在國公府住著,李氏只希望他們能一直住到阿婉出嫁、阿瑜娶親,如此,操辦親事的時候,場面上也能好看些。
王鼎沉思良久,緩緩點頭,“好吧,你既相看好了,我也沒有意見。”
李氏終於放下心來,又道:“郎君,咱們就阿婉一個女兒,婚事又這般倉促,著實有些委屈孩子。所以,在嫁妝上,我想多給阿婉準備一些。”
王鼎對於錢財之事並不在意,他擺擺手,“這些事,你自己看著辦吧。”
李氏高興的答應了,卻沒有急著走,仍舊坐在榻前跟王鼎回憶王懷婉幼時的可愛、如今的懂事。
提及女兒,王鼎的心情也好了許多,漸漸的,臉上也有了笑容。
兩口子說著說著,王鼎似是忽然想起了什麼,掙紮著從榻上爬起來,在枕頭下面翻出一串鑰匙,從上面取下一枚遞給李氏:“這是丙字號庫房的鑰匙,裡面放的是我早些年的一些收藏,你取二十箱給阿婉做嫁妝吧。”
李氏的笑容終於真切了許多,毫不猶豫的接過鑰匙,“郎君果然最疼阿婉,阿婉若是知道了,還不定怎麼高興呢。”
拿到了想要的東西,李氏不再耽擱,麻利的起身出了外書房。
王鼎木然的看著李氏離去,唇角勾勒出一抹苦笑:果然,李氏最看重的還是銀錢、權利!
拿到了王鼎私庫裡三分之一的珍藏,李氏又跑到了朝暉院。
王懷瑾聽說母親竟這般匆忙的將妹子定給了程家,心裡頗有些不放心,但李氏一副打定主意的模樣,王懷瑾忍了又忍,還是將滿腹的勸說嚥了回去。
也罷,還有一年的時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