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容易到了約定拜訪的時間,王懷瑾叫上老婆,拎起兩個兒子,哄著寶貝女兒,一家五口浩浩蕩蕩的殺向平康坊。
你沒聽錯,就是有著大梁紅燈區之稱的平康坊。
李克己生性豁達不羈,最講究享受,在京城選宅子的時候,逛遍了幾十個坊區,最後相中了平康坊的一棟豪宅。
平康坊毗鄰東市,靠近皇城,坊內酒肆、妓館林立,外地學子、官員進京後多會聚集於此,遊俠兒、紈絝子弟更是絡繹不絕,世人稱此坊為“風流藪澤”。
長安市坊分離,市是商業區,坊是住宅區,整個京城一共一百零八坊,每個坊都是獨立的、封閉的。
馬車穿過平康坊的坊門,駛入街道,街道兩旁並沒有林立的商鋪,有的只是整齊的街道。那些酒肆、雜食鋪什麼的,則零星散落街道之中。
唐宓還是第一次來到平康坊,對於周圍一切都十分好奇。
撩開簾子,唐宓趴在車窗上看著。街道上並沒有什麼獨特,唯有來來往往的人看著很稀奇。
服飾鮮豔、衣著暴露的胡姬,牽馬仗劍的遊俠兒,鬥雞走狗的紈絝,還有士子服飾的讀書人……形形色色的行人,給人的感覺就是鮮活。
遠比王家所在的高檔住宅區熱鬧多了。
唐宓看得津津有味。
王令儀和王令齊小哥兒倆就沒這麼悠閑了,兩個半大少年穿著嶄新的圓領襴袍,頭發梳地整整齊齊,小模樣要多嚴肅有多嚴肅。
馬車穿街走巷,最後停在了一處大宅門口。
王懷瑾率先下了馬車,命人投了拜帖,而後攙扶唐元貞下來,又將兒女們一個個抱了下來。
一家五口在李家門前集合完畢,整了整衣冠,確定身上沒有半點不妥,這才在李家下人的引領下進了李宅。
李克己的宅院很大,足足五進,層層院落,處處亭臺水榭、樓閣花園,端得是賞心悅目。
但除了唐宓,王懷瑾一家子竟沒有半點心思欣賞。
穿過長長的遊廊,終於來到李家待客的堂屋。
堂屋裡很是複古,一水兒的矮足傢俱。
王懷瑾和唐元貞在廊下褪去鞋子,又給兒女們脫鞋。
一家五口穿著錦襪,緩步進了堂屋。
堂屋裡,李克己一身家常的長袍,盤膝坐在主席位置上。
王懷瑾彷彿看到偶像的腦殘粉,白皙俊美的臉上掛著夢幻的笑,沖著李克己就是一禮,“見過李先生!”
唐元貞還好些,跟著王懷瑾身側屈膝行禮。
王令儀、王令齊和唐宓兄妹三個則幹脆利索的跪了下來,“拜見先生。”
李克己瞪眼,一指唐宓,“等等,老夫說收你為徒,可沒說收旁人啊。”
這丫頭當他李克己是誰?什麼人都能拜到他的門下?
王令儀和王令齊到底年幼,被人當面拒絕,小臉兒瞬間垮了下來。
王懷瑾和唐元貞心裡咯噔一下,正想著解釋,不想身後的唐宓已經笑嘻嘻的開口了——
“先生,這是我大兄,今年十一歲,三歲啟蒙,五歲便熟讀論語,七歲開始研習史書,如今已經透過了南麗書院的考核。”
王令儀聽到妹子介紹自己,趕忙挺直了小腰板兒。
“哼~~”李克己掃了王令儀一眼,將個小少年看得手心直冒冷汗,但還是咬牙挺直了身子。李克己心裡說,勉強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