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阿孃的意思是不必太刻意,權當一家人出去玩一玩兒。”
王懷瑾說著,一指豎著耳朵的女兒和啊啊流口水的小兒子,“貓兒、阿寶也去。”
唐元貞笑著點頭,“好,就當咱們出去郊遊了。”
……
清涼寺,位於京郊東南方向的山上。
寺廟不大,也沒什麼名僧、大師坐鎮,但因為四周景緻極好,香火還算旺盛。
清涼寺位於半山腰,周圍青蔥環繞,寺中還有幾眼清泉甚是甘甜,尤其是後山的大片桃林,更為寺廟增添了不少香客、遊人。
每年陽春三月,桃花盛開,大片大片的粉色,濃鬱的香氣隔著老遠都能聞到。
引得無數京中百姓、文人騷客前來觀賞。
清涼寺的桃花有名,桃子也十分受香客的歡迎。
在許多老人看來,這些桃樹長在寺廟中,整日被佛香薰染,有沒有靈性不好說,但結出來的果子定必普通桃子多了幾分佛性。
清涼寺的和尚也頗會念“生意經”,每年夏天桃子成熟時,便將桃子摘下來,免費送給前來上香的香客。
香客既然能來偏遠的清涼寺上香,大多數也是信佛的,斷不會白拿寺裡的饋贈,或多或少都會往功德香裡放點兒銀錢。
至於那些前來遊玩的人,就更不在乎銀錢了。
是以,每每到了夏天,清涼寺的功德香日日爆滿,只把大小和尚們樂得合不攏嘴兒。
可惜眼下是初秋時分,桃林的葉子依然蔥翠,但桃子卻不剩幾顆了。
望著桃樹上僅剩的幾個幹癟果子,柳佩玖很是遺憾,正想跟姐姐抱怨幾句,扭頭卻看到唐宓的丫鬟在一旁的青石板上鋪卷軸。
“咦?貓兒姐姐是要寫字,還是要作畫?”
柳佩玖好奇的湊了過來。
唐宓一邊撩起袖子,一邊笑著回道:“桃林的景緻不錯,一時手癢,想畫兩筆。”
事實上,唐宓最近練“一心二用”練得走火入魔,從寫字已經延伸到了其它領域,比如作畫。
唔,她是不是可以一手作畫、一手題詞?!
想想就覺得興奮哩。
柳佩玖似乎也猜到了,睜著大眼看唐宓作畫。
阿蘇已經擺好了筆墨並幾樣顏料,立在一幫隨時答應差遣。
唐宓閉上眼睛,腦中浮現出她將要繪制的圖畫,良久,方睜開眼,自信的拿起兩支筆。
“老天給了你無與倫比的天賦,你就是這麼糟蹋的嗎?”
唐宓的筆蘸足了墨,筆尖還未觸及白紙,身後便響起了一個不善的聲音。
唐宓扭頭,來人是個四十五六歲的中年男子,一身道袍,腰間卻沒有繫腰帶,頭發披散著,手裡拿著一把羽毛扇,衣著很是隨意,但眉宇間的氣質卻十分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