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這裡又沒有外人,你、你又何必——”李氏有些抱怨。
王懷瑾卻一板一眼的說:“阿嬸,禮不可廢。”
他,早就被親生父母拋棄了,對著李氏,他實在喊不出那聲“阿孃”。
“你~唉,罷了,”李氏本能想訓斥兩句,想到回孃家時父兄對她的告誡,她又咽了回來。
父親說得沒錯,她當年是太心急了,結果傷了孩子的心。
如今想挽回,只能徐徐圖之。
“你外祖母中了暑,頭暈得厲害,也沒什麼胃口,還是阿唐孝順,派人送了些瓜菜、藥材過去,你外祖母都用了,說很好,還說要謝謝阿唐呢。”
李氏緩和了語氣,甚至故意誇獎唐元貞。
果然,聽了這話,王懷瑾皺起的眉頭鬆了開來,嘴邊還有了一絲笑意,“外祖母喜歡就好,瓜菜、藥材什麼,家裡有的是,待會兒我就跟娘子說,讓她再送一些過去。”
“不用,不用了,有那些就足夠了,”
李氏擺擺手,覷了眼王懷瑾的臉色,略帶擔心的問道:“怎麼了?我看你神色不太對,莫非有人給你氣受了?”
王懷瑾伸手抹了把臉,嘆道:“阿婆病了,阿、阿叔很是憂心,便叫我過來說了幾句話。”
然而卻是話不投機。
王鼎怪王懷瑾只顧著討好趙氏,卻不孝順長輩。
王懷瑾實在不知該說什麼,福壽堂那一幕他看得清楚,分明就是阿婆裝病藉以給阿孃臉子看,甚至還想拿捏阿孃。
若是論“孝順”,王懷瑾最該孝順的也當是趙氏。萬氏,畢竟隔了一輩。
再者,長輩慈愛,晚輩才會孝順,萬氏的做派,真心沒有半點“慈愛”可言。
但是這些話王懷瑾並沒有跟王鼎說,對於一個愚孝的人來說,哪怕天底下的人都有錯,他的親娘也不會錯。
王懷瑾低頭任由王鼎訓斥。
王鼎越說越沒意思,最後一揮袖子,說了句:“她到底是你阿婆,你必須尊敬孝順。今天我就說這些,你回去好生反省反省!”
“反省?我真的不知道該反省什麼?”
王懷瑾回到朝暉院,跟唐元貞訴苦,“難道明知道長輩在胡鬧,也要順著、敬著?”
今天唐元貞忙著安頓王家的來人,沒工夫去福壽堂,所以並不知道那裡發生的鬧劇。
聽完王懷瑾的複述,她擰眉想了好久,方喃喃道:“好端端的,阿婆作甚要裝病?”
王懷瑾攤手,“我哪裡知道?唉,估計以後的日子,家裡甭想太平了。”
阿婆帶了這麼多親戚、族老還有什麼耆老來,目的很明確啊,約莫是惦記上他王懷瑾的世子之位了。
唐元貞頗為贊同,點頭道:“以後咱們按規矩行事也就是了。”
傍晚,唐元貞到底拋不開心頭的那抹疑惑,用過暮食後,特意去了趟寸心堂。
寸心堂,正房。
趙氏正拿著一封信,表情有些怪異。
唐元貞按下心底的話,先給趙氏行了禮,而後好奇的問道:“阿孃,誰寫來的信?”
趙氏沖著她招招手,“過來坐,你也來看看。呵呵,我真是年紀大了,不太理解你們這些年輕人的想法。”
唐元貞更好奇了,寫信的這位到底是誰,竟讓趙氏說出這樣的話來。
唐元貞跪坐在趙氏身邊,接過信紙,一目十行的掃過,看到最後的落款,她也不禁露出怪異的表情:“這、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