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清也緊緊跟著姜皇後,但在轉身的時候,狠狠的瞪了唐宓一眼。
唐宓好無辜,今天自己又沒招惹她,她幹嘛一副看到仇人的模樣?
姜清見唐宓這般,愈發氣急。
哼,都怪這個小胖子,那日如果不是唐宓搗鬼,姑母怎會生她的氣?還把她送回了姜家?
足足兩個月都不肯再接她進宮。
家裡人也都埋怨她,怪她不懂事、不聽話,惹怒了姑母,家中那個幾個庶出的小賤人,更是沒少嘲笑她。
姜清每天都躲在被子裡哭,她是真不知道自己哪兒錯了,思來想去,幹脆把所有的錯處都歸到了唐宓身上。
今天是正旦,姜皇後想著過節,又想起阿嫂前些日子進宮的時候說阿清已經知道自己錯了,便命人將姜清接了回來。
姜清瘦了很多,小臉蠟黃,可憐兮兮的看著姜皇後。
姜皇後一下子就心軟了,到底是自己嫡親的侄女兒,她把姜清送回家,也是為了姜清好。
如今見她小心翼翼、可憐巴巴的模樣,姜皇後早將姜清犯的錯丟到了九霄雲外,姜清又成了姜皇後最寵愛的侄女兒。
姜清認為自己受了這麼多苦,全都是唐宓害得,這會兒見了“仇人”,她自然沒有好臉色。
“姓唐的,你別得意,我定會讓你好看!”
姜清握著小拳頭,惡狠狠的想著。
唐宓毫無察覺,拉著趙氏的手,噠噠的跑出去圍觀熱鬧。
好吧,這麼說好像有點不孝,但萬氏素日的做派,實在讓唐宓無法將她當成長輩去尊敬。
“你個剋夫克子的掃把星,還敢辱罵我狗兒?”
一行人剛剛走到殿外,便聽到了萬氏尖利的叫罵聲。
姜皇後的臉色登時變了,屈氏有個逆鱗,任誰也不能碰,那就是她死去的丈夫和三個兒子。
當年先帝還在的時候,有個小寵妃說閑話的時候提到了老韓王,恰好被屈氏聽了正著,她硬是抓著小寵妃的頭發,啪啪啪的扇了對方十幾個耳光。
打了人還不算,屈氏拖著那小寵妃一路哭嚎著進了禦書房,當著先帝和宰相、老將的面兒,質問皇帝:聖人是不是厭棄了韓王府,否則為何縱容一個小賤人侮辱她的先夫?
先帝當眾被屈氏噴了一臉的口水,卻不敢發火,溫言好語的勸住了屈氏,而後又低聲下氣的詢問阿嫂受了什麼委屈。
待了解完事情後,先帝非但沒有責怪屈氏擅闖禦書房,反而賜下了不少好東西做補償,而那個小寵妃則無聲無息的消失在了後宮裡。
這次萬氏倒好,不但提到了老韓王,連屈氏最心疼的三個戰死的兒子也捎帶上了,姜皇後不敢想象,屈氏會怎樣的發狂。
果然,就聽得屈氏“嗷”的一聲,推開扶著她的兩個貴婦,張牙舞爪的朝萬氏撲去。
“啊~~”萬氏一聲慘叫,一張肥碩的老臉被屈氏抓了個滿臉花。
偏萬氏也被拉架的貴婦攙著,根本動彈不得,眼瞧著屈氏又將爪子招呼到了她的臉上。
“你個沒口德、沒福氣的老村婦,好好的兒子都被連累的成了太監,孫子也被你教得成了害人精,你不說藏在家裡躲醜,還敢出來招搖,我打死你個老婆子!”
屈氏一邊打,一邊罵。
此時,圍觀的貴婦見姜皇後來了,匆匆行了一禮,便將兩位老人家打架的原因說了出來。
其實也沒什麼,無非就是屈氏的一句話,讓萬氏誤會了。
話說屈氏出正殿的時候,兩儀殿的小內侍機靈,湊上來攙扶。
屈氏滿心得意,賞了小內侍一個鼓鼓的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