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是個頭發花白的婦人,身後跟著幾個丫鬟,緩步進了西園。
“唐媽媽,您來了!”
王懷瑾見來人是妻子的乳母,趕忙起身相迎。
唐媽媽雖然是唐家的世僕,卻又不是一般的僕人。當年唐家因戰亂而家破人亡,二三百口人只剩下唐元貞一個小主子。
但那時唐元貞只有七八歲,面對一群旁系族人的逼迫,全賴唐媽媽帶領十幾個老僕保護。
唐媽媽不僅教養唐元貞長大,還幫著護住了唐家的族譜、古籍等財物。
即便此時主僕級別分明,但唐媽媽的言行絕對稱得上“義僕”。就是那些士大夫們,也要豎著大拇指點個贊。
王、唐兩家議親時,唐媽媽更是充當了唐家的半個長輩。
如今唐元貞下嫁王家,唐媽媽也跟來養老。
在王家,王鼐、王鼎兄弟,對這位乳母也十分敬重。
王家的小輩們,更是敬稱她一聲“媽媽”。
“二郎太客氣,老奴不過是個奴婢,哪當得起這個。”
唐媽媽五十許的年紀,圓臉盤兒,慈眉善目的,但王懷瑾知道,自家娘子的這位乳母可不是善茬兒。
他笑著說:“媽媽對阿元有撫育之恩,我與阿元敬您是應當的。”
說著,他沖著一旁的小丫鬟使眼色。
小丫鬟會意,忙抬了架胡床過來。
唐媽媽沒有入座,掃了眼那胡床,淡淡的說道:“胡風日盛,唉,這麼上不得臺面的東西都進了家門。”
萬氏尚不自覺,旁人卻聽出來了,唐媽媽這是在指桑罵槐呢。
王懷瑾趕忙接過話頭,“媽媽方才提到了柳家,這河東柳氏雖只是二等世家,但底蘊卻也不低啊。”
唐媽媽冷笑一聲,“底蘊?二三百年的小家族,有什麼底蘊可談?”
王懷瑾看了眼祖母,見她滿臉茫然,便拐著彎兒的解釋:“柳氏跟唐氏比確實是差了些,行事難免有所不妥。唐氏就不同了,傳承六百多年,遠非那些小家族可比擬的。”
萬氏還不懂,王懷淑在唐媽媽別有深意的目光下,只得湊到老人家耳邊解釋了一番。
萬氏終於明白了,“你的意思,唐家不許丟孩子?”
唐媽媽笑了,“沒這個規矩!”
萬氏惱了,“這是在王家,王家的規矩,我、我老婆子說了算!”
唐媽媽挑眉,“老夫人似乎忘了,當年王、唐聯姻的時候說得明白,二郎與二孃的第三個孩子要過繼給唐家。所以,小三娘不是王家人,而要姓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