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春暖花開,他還在家附近租了十畝地小型養殖場),與租的家一側的一座一畝地大小的溫室大棚,就在租的家正兒八經的隔壁,離的賊近,就幾步路,打算自給自足。
五十歲,不說正是搞事業的年齡,但也不算老,既然原主從去年年底失業後一直沒有工作到如今,那現在種種地,種種田,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原主的祖籍是京城附近的北河省的,原主的父親那一輩來的京城,祖上還是中醫,原主雖然沒有走中醫的路子,但家裡有醫書,還有從小也學過幾年的中醫,會炮製藥材,會制藥。
想著未來的幾年,自己也可以用空間裡面的更厲害的醫書上的方子,試試未來的那幾年的那種病毒。
如能成,也能與上面合作,掙錢。
他這輩子穿越來就已經是五十歲的人了,什麼搞大事業,那不可能了,他就想在有錢的情況下躺平,先找準機會賺錢,然後徹底的躺平。
當然,這個躺平,也不是以後就一直躺在家裡,而是他日後能不用為錢發愁,能種悠哉的種幾畝地,過上退休生活。
週日,文倩夫妻帶著兒子趙軒來看文川。
車子直接開到院子外面一側文川搭建的車棚,趙暉站在小院外面,對文倩說,“倩倩,還別說,咱爸賣了房子租到這裡來,還真是選對了。
房租便宜,房子也建的不錯,住起來很舒服,後面還有菜園,邊上還有一個溫室大棚。一年四季不擔心沒有自己種的蔬菜吃。”
“那是,這裡離市區也不遠,開車也就三四十分鐘。”文倩牽著兒子,直接進去,她有這個新家的密碼,外面的院子大門都安裝上了智慧密碼鎖。
文倩很滿意這個新家,房租便宜,還能自給自足,爸爸租了十畝地,但今年十畝地全部圍起來了,養雞養牛養羊養豬。
深耕細作後,九畝全部撒了牧草與草藥種子,還有一畝挖成了池塘,大半個月的時間,地裡已經冒出來綠綠的芽苗。
奶牛一頭,黃牛兩頭,黑豬五頭,黑羊十二隻,小雞仔一百隻。他還租了附近的一座廢棄的小養殖場,是以前村裡的一位村民買土地蓋的養殖場,稍作修整,變成了他的養殖棚。
“爸,你不在家?”文倩進來就聞到了廚房裡面正在鍋裡鹵的鹵貨的味道,那香的,香氣四溢。
“我在養殖場這邊,你們到了?”
“嗯,到了,那要不要我們過來幫忙?”
“不用,不用,我快弄完了,就是在這邊裝點東西。”
“那行,我們在家裡等你。”
最近文川可忙了,溫室大棚中也要深耕細作,養殖場這邊也修整,但好在如今都弄完了。
今天也就是養殖場這邊裝個東西。
裝好東西,文川對自己請的村裡的一位老大哥說,“老胡大哥,以後你們倆夫妻住在這裡,東西都齊了。你生活應該沒有問題的?”
老胡大哥是村裡的一位五十九歲的老人,夫妻倆沒有孩子,家裡的房子也舊的不成樣了。
都無法住人了,但他沒錢重新蓋,妻子身體不好,常年需要他照顧,這也是他無法出去打工,無法從事白天八小時甚至十小時工作制的原因,也是他只能在家裡種田的原因。
如今文川來了,請他做事,白天早上耐煩些,把牛羊用繩索牽到後面的山裡圈起來的一塊地方吃吃草。
如今地裡的牧草草藥還沒有徹底的長出來,又是春天,暫時這些牛羊豬雞就得被圈養殖場後面:後山的一大塊地方,讓它們撒歡的玩,上午中午下午也會有機的食料送來。
老胡大哥也有中間段的空餘時間可以照顧老妻。
文川在小養殖場前面以前的值班房間與辦公室收拾出來,弄出來了一室一廳一廚一衛,給老胡大哥夫妻倆居住。
衛生是每天都要搞的,必須搞的幹幹淨淨。
老胡大哥是個做事利索的人,也是個愛幹淨的人。
老胡大哥一臉的感激,“嗯,你放心,養殖場這裡我一定弄的利利索索,不讓你擔心。”
“我相信,那我先回去了。”文川揮揮手,騎上自己的電動三輪車,回家去了。
生活的框架搭建了起來。
騎在電動三輪車帶後鬥),一路疾馳到家,其t實也不遠,十畝地就在小養殖場一側,養殖場就在山腳,離文川的新家也就一條直線,正好在文川新家的後門就是這條直路,可以直通後面的養殖場。
文川從後面回到家裡,停好三輪車就看見在後院菜園子裡閑逛的女婿與大孫子。
三歲的小家夥看到姥爺,樂呵呵的搖晃著小胖身體,像是炮.彈一樣朝文川奔過來,嘴裡軟乎乎的喊著,“姥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