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珍雖然不是招上門女婿,但為了侄女,文父說服了侄女婿搬過來西泉生産大隊。
那侄女婿本人與他家裡自然是願意的,西泉村遠近聞名,加上文家人厚道,應該說文父厚道。
大哥都去世了,侄女按說出嫁到男方,就能收回父母分給大哥的房産歸己有。
可他沒有那麼做,而是為侄女著想,讓侄女婿住過來。
把侄女放在眼皮子底下照顧著。
另外一側隔壁是文川的么叔家,只是常年家裡沒人住。只有么叔夫妻在衛生院放假時才會回來小住,至於他們的孩子,大了已經上班的,在市裡,小的還在讀書的在公社跟著父母一起住或者高中寄宿。
文川的父親是家裡的老四,上面除了大哥二姐,還有一個三哥哥,早年出去闖蕩,出去後便一直了無音信,一輩子也沒有任何的訊息,下面應該是有兩個弟弟的,但老五早么了。
只留下了最小的老么。
三套房屋,是文父的父母與文父置辦下來的。
文父會一手做中式糕點的手藝,年輕的時候,在家裡做了糕點四處趕集販賣。
賺了不少的錢,置辦下來三座相連的宅子。
全是青磚瓦房的獨門獨院,文川家的房子:正房四間其中還有一間廚房),東西各兩間廂房,正房後面還有一間旱廁茅房以及菜園子與自留地,以及柴房,雜物房。
當然,西泉生産大隊的街道兩側的房子,大部分是青磚黛瓦的白牆小院。
只有極少的幾家是土坯磚瓦房小院。
文家的房子更靠近西河邊,離河邊只是隔了七八戶人家。
思緒間,文海燕已經做好了晚飯,輕聲的喊文川,“哥,吃飯。”
回首看過去,文父已經坐在四方桌前面,至於文老四,沒看到人。
文川對著三妹文海燕說道,“等下吃完飯,收拾好廚房,你去把要帶走的衣服鞋子收拾好,多帶幾套去。”
文海燕悄悄的看一眼親爹文父,見親爹沒有反應,心中雀躍,嘴角微微揚起,小小身的,“嗯。”了一聲。
晚飯後,文川燒水洗澡,收拾幹淨自己,早早的回房躺在床上。
五月的南江,陽光明媚,春風拂面,到處散發著花香。
文家的房子是老房子,但五八年的時候,原主改動了一下,加大了窗戶,窗戶也都換成了玻璃窗。
原主一家住在東廂房,兩個妹妹住在西廂房。
房間窗明幾淨,三妹文海燕是個眼裡有活的人,家裡收拾的幹幹淨淨。
翌日
天微微亮,文川拎著行李,帶著親爹開的出行的證明騎上全村唯一一輛私家腳踏車,帶著三妹進城了。
這還是原主置辦下來的大件。
進到城裡,文川先去自己的小院,在市中心。
“你以後一個人暫時住在這裡,但你別忘記了上班後要及時申請宿舍。
哪怕是幾個人一間的宿舍也要申請,你一個女孩子長期住在這裡我不放心。”
“哥,我曉得,如果申請到宿舍,這裡我就偶爾來開開窗通通風,一個人住在這裡確實不安全。”
文海燕懂事,知道哥是為她好。
在家裡放了行李,簡單的再收拾了一番,兄妹倆去到了文海燕要上班的廠裡去報道。
那是本地的煙廠,即便幾十年後那依然是全市乃至全省最好的國營廠。
那待遇可比出去打工高多了。